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是史学研究得以展开的两大基石,两种材料的相互验证是史学家考订史实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群体的...
清姚文田曾自题书房对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说起读书就不得不提到藏书,无论是读书还是藏书,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都是件很神圣的事。中华...
近些年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地方学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地方学研究组织不断得到建设,地方学研究的队伍保持着日益壮大的态势。迄今为止国内提出专名的...
图像是历史事实的记录,图像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事实。在中国,图像史的书写与图像史学研究才刚刚萌发,需要我们潜心虔意地探索,找寻中国图像史书写的技术路径,建立中国...
今人多因其子钱锺书而知钱基博,殊不知钱基博学问亦是诂经谭史,旁涉百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军事理论的研究。视钱氏后来的军事著作,可以发现他既深谙中国兵书,也熟知西...
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研究近代城市的发展演变,从中发掘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是一项具有特殊价值的学术工作。近代城市地图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城市空间形态...
...
...
...
...
...
《吕氏春秋》并不属于儒、道、墨、名、法、农、阴阳、纵横、小说诸家中的任何一家,而只能归入先秦诸子中的杂家。 《吕氏春秋》,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监察治理是开明之治、盛世之治的重要标志,但其并非西方近现代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法源及政治经济背景下,监察制度的演进呈现出路径依赖特征。 中华法系实现了由监察权的一体...
梁漱溟既非“学问中人”,也非“事功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一生念兹在兹的正是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来对世界人类尽其责任,就不能不从解决中国问题入...
南宋重臣汪应辰(1118—1176)与临济宗著名僧侣大慧宗杲(1089—1163)有颇为频密的交往,两人常有书信往来,共同探讨佛法问题。汪应辰,字圣锡,官至南宋吏部尚书,玉山学派创始人...
从1984年9月主持贾湖遗址第二次发掘开始,我的人生就进入到30多年的贾湖研究生涯,而贾湖骨笛的发现与研究,最令人激动与感慨。 1986年“五一”节刚过,贾湖遗址第四次发掘正在继...
【核心提示】研究礼学应该秉持科学的、历史的态度,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随意贬低礼学固然不可取,但是任意拔高、美化礼学,在礼学研究之中淡化礼的本质,尤其在礼学...
鲁迅先生每到年底,都要统计他一年购书的花费,用了多少大洋,买了多少书籍,这份账单,就附在当年日记的后边,一目了然。看到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记录下的这一篇篇书账,...
学界通说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碰撞,乃至吸收、融汇,始于晚清变法修律。最近,胡留元、冯卓慧两位教授发表《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以下简称胡...
【内容提要】比较研究在史学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世界古代和中古史教学科研活动中,总会遇到各种差异与不同。世界历史有其客观性,也存在着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