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文明特点思考(2008-11-04 20:58:01) 标签:杂谈 ● 特约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向燕南教授 ● 主持人简介:向燕南,男,1955年出生,湖南衡东人。198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
一、自清末以来,由于中西文化之撞击,许多学者都在研究中西文化之比较和各自的特点。关于中国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的特点,有各种说法。我自己在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特点时,近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饮食文化作为非语言交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大学生交流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在...
一、标新立异《大分流》 美国学者彭慕兰(KennethPomeranz)的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经出版,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2001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费正清奖和世...
引 言 陈申申先生发挥了梁漱溟、钱穆等国学大师的研究成果所写的《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一文 [1] ,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与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的对照中,引伸出关于...
【内容提要】主流的思想,尤其是欧洲中心的思想,认为“西方模式”无可替代,只可被模仿,也应被模仿;然而,马克思的思想本质上并不是欧洲中心的。只有马克思开展出来的现代...
一 我是基本上赞同继续使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时代名词的,理由在《历史学的困惑》中有所提及: 即使是人们争议最大、港台及海外部分学者曾经一再挖苦讥讽的“封建社会...
年少时候读《儒林外史》,最让我震惊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因为戏剧性太强烈了。范进因为长期未能入学中举而郁闷。这一困境首先影响了他的婚姻,娶了屠夫胡老爹的女儿,还被岳...
来源:开放时代 http://www.opentimes.cn/to/200803/36.htm [内容提要]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为什么其他地区未能与欧洲同步?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失败和成功能给我们同样的启迪。中国文...
有学者指出,从形式上看,两者之间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主张以法为本,强调立法和执法的重要性,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法的公开性、平等性、客观性和稳定性,强调法律应当以...
表四:各类小段在“外侵”阶段中所占的比例 地区 小段内乱-入侵兼 并统 一大间歇 北秦汉故地1/41/2近1/50 西罗马故地1/4强1/402/5 “表四”显示,双方的不同点是显著的。其中最突出的是...
当秦汉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分崩瓦解,并在大规模蛮族人侵的战火中双双覆灭之后,中国、西欧的政治大势为什么会出现再度统一和永久分裂的不同结局?曾经关注这一问题的中外学者也不...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基石的柏拉图的理念是超验存在的纯粹形式,它的相对于具体事物的抽象性和绝对性与几何形式相同,而中国哲学的阴与阳理念却正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性质,...
摘要:作为西方哲学基石的柏拉图的理念是超验存在的纯粹形式,它的相对于具体事物的抽 象性和绝对性与几何形式相同,而中国哲学的阴与阳理念却正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性质,...
三、觉醒的历史 如果说希腊神话和史诗不自觉地表现了西方的基本人文精神,那么希腊的早期历史学家如希 罗多德(Herodotus ~484-424 B.C.) 、修西底斯 (Thucydides ~ 460-395 B.C.) 等等就是自 觉地...
1987年——1992年我国第一位留美亚述学博士(芝加哥大学)杨炽及其丈夫杨大悟曾回国在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亚述学,并对我们学科建设作了许多开拓性工作。继她之...
摘要:表达的历史(重写的历史)和表达历史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 西方的历史总是“今天的历史”,它的最高反思形式是现代的分析历史哲学,即现实的批判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长期与世界学术界隔绝而进展缓慢的、以宏观历史为单一的方向的我国世界历史学界的研究...
中国全国一统,任何一个命令,无论何等荒谬,都得举国奉行。戴蒙教授说,中国最终被欧洲凌驾之谜,就在于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 圣诞节北上挪威第二大城市伯尔根与...
因为,其一,这些奴婢在被没收之前怎么就能知道他们都是“耕奴”而没有一部分从事家庭服役呢?其二,没入后“分诸苑养狗马禽兽”的那部分奴婢肯定未参加农业生产,“与诸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