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维德是海外公认的20世纪最具宫廷欣赏趣味的中国陶瓷收藏家,他的收藏与他早期在故宫博物院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大维德对早期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览也起着十...
镶金边白玉杯 隋(公元581年- 618年) 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西安一个九岁女孩的墓室中,出土了一批震撼世人的精美文...
描金石雕武士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40.3厘米 1958年陕西西安杨思勗墓出土 这件侍卫武士俑全副武装,除自身披挂整齐外,还怀抱着一套战具,显然是为自己的主人准备的。它来自陕...
青瓷武士俑 隋(公元581年-618年) 高63.5厘米,59厘米 1953年湖北武汉出土 公元581年,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而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
绞胎釉陶狩猎骑马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37厘米,长27厘米 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狩猎自古有之,且好之者甚众,因为狩猎活动很能展现个人的体能、胆略、骑射技能和心理...
椭圆形绿玻璃瓶 隋(公元581年-618年) 高12.5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在古代,玻璃器之所以珍贵,首先在于本身的特性。“灼烁旁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
彩绘陶打马球女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32-36厘米 1958年陕西西安出土 这组陶俑表现的是一场唐代女子马球比赛。这些女子身着紧身服,所骑马匹都将尾巴束起,以防争抢中马尾相互...
白瓷龙柄传瓶 隋(公元581年-618年) 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6.3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李静训墓中发现了多件精美的白瓷瓶、壶、罐等。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白瓷...
跪坐奏乐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11-11.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出土 旧日习惯称戏曲界是梨园行,戏曲演员是梨园子弟。但“梨园”在唐朝诞生时,歌舞、说唱、戏曲等还没有这么明确...
嵌珍珠宝石金项链 隋(公元581年-618年) 周径43厘米,重91.25克 1957年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 在李静训墓出土文物中,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这条精美无比、璀璨夺目的金项链了。项链...
骑驼乐舞三彩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驼高58.4厘米,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这件三彩釉陶载乐骆驼釉色鲜明润泽、造型生动优美,从一出土就广受赞誉...
“灵山孕宝”群兽铜镜 隋(公元581年-618年) 直径18.4厘米 在清朝中叶出现玻璃镜之前,中国有着近4000年使用青铜镜的历史。这面隋代青铜镜背面的花纹主要是4个瑞兽,这种图案在隋唐...
三彩天王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52厘米、53.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 这对天王俑皆作武士打扮,身材魁梧,头戴盔冠,身穿铠甲,四肢矫健,怒目圆睁,足下踩踏着垂死挣扎...
安济桥石栏板 隋(公元581年-618年) 纵84.5厘米,横212厘米 1953年河北赵县出土 这块雕龙石栏板是修复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时从桥下的淤泥中发掘上来的。它原是桥面一侧的一块栏板,不知...
十二生肖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36.5-42.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是民间传统...
蓝釉陶驴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23.5厘米,长26.5厘米 1956年陕西西安小土门出土 司马迁写《史记·匈奴列传》时,驴还被认为是匈奴之“奇畜”,到东汉时已成了普通家畜。驴速度比马...
彩绘釉陶武官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71.5厘米 1972年陕西礼泉郑仁泰墓出土 郑仁泰墓发掘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从内容到数量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有关规制。随...
三彩陶三花马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54厘米,长52.7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 这件陶马头向左侧视,辔饰俱全,胸前和股后均络革带,鞍上披着深绿色绒毯状鞍袱,神采奕奕。...
青白釉瓷牛车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11.6厘米,长8.9厘米 1957年河南三门峡唐墓出土 先秦时期,牛车被看作“平地往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汉代人已经把牛车作为交通工具,...
三彩釉陶女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45.2厘米 1957年陕西西安西郊土门村出土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的这首《丽人行》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