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考古学已有近百年历史,数代考古学家立足于中国考古学的实践,形成了以“区系类型”为代表的理论。而随着材料的增加与方法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 曾国是一个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古国,通过若干金文和传世文献的对比发现其应是历史文献中的随国。结合曾国青铜器的主要出土地点、居址发掘资料和考...
摘要: 考古博物馆是国际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较薄弱。加强考古博物馆相关研究,推进考古博物馆建设,对于丰富国内的博物馆类型,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
【摘要】文章以随枣走廊曾国考古发现和鄂东南铜绿山的考古资料为基础,依据科技手段检测的部分铜器、铜矿石的成分数据与分析的结论,结合文献和金文资料,对两周时期曾国政治地位...
以东周王城为主要载体的城市考古研究,就是揭示东周时期以王城为核心的建城史、东周史、外交史、经济社会发展史和东周时期的礼仪文化史。研究以东周王城为代表的古代城市及城市...
商周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的“礼”有两种呈现方式:作为仪式规程的“礼仪”与作为物质载体的“礼器”。礼器是举行仪式的主要道具,在具体的仪式场景中,所用礼器的种类、数量、...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等方面,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进行发掘,揭开了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序幕。这次发掘使得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认识到,中国也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而在此前,很...
汉阳陵2016年度考古工作报告...
田野考古工具纵谈...
重构的秩序...
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2015年度考古发掘工作...
汉阳陵陪葬墓园外藏坑2014年度考古发掘工作...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摘要: 蚌埠双墩刻画符号时代久远,内容丰富,是研究文字形成和古代文明的重要材料。陶碗腹部的放射状刻画应当视为符号,这些符号反映了先民朴素的宇宙观。刻...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 安徽数字考古发展较早,基本是和计算机的应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展存在着自身的特色。文章总结了安徽数字化考古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特点,简要...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 汉代画像石和壁画中多出现宴饮、庖厨、食品加工等反映饮食文化内容的画面,这些画像和壁画包含大量汉代饮食文化的历史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
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 摘要: 棺制曾经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身份等级标识之一,迄至明代,这种制度的等级差异在帝后以下的皇室贵族中已不甚明显。自皇帝至亲王、郡王、将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 该研究以肯尼亚马林迪区域的两座柱墓为例,展示了中国瓷片在东非沿海地区的遗存形式和分布特征,探讨了古代东非沿海居民对中国瓷器的使用方法。此外...
丝绸之路的名称最早由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他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摘要: 灰坑葬是指在灰坑内掩埋死者的一种特殊的埋葬形式,通过对辽西地区青铜时代灰坑葬资料进行较为全面地收集,将其与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