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甘肃省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村北城滩古墓群先后出土了五方隋唐墓志,都记载了乌兰城和乌兰县,为研究中古时期的乌兰建制提供了宝贵的文物资料。这五方墓志中...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着眼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重于自然遗产类国家公园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立足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地的保护利用。 现状 公园数量有待提升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
摘要: 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供奉的是红山文化的始祖神。而从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和第十六地点这四处积石冢群的发现来看,牛河梁积石...
摘要: 泥河湾盆地自20世纪20年代发现以来,经过国内外考古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不仅发现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还出土了一大批文化遗存,时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 近年来在西藏阿里地区出土了一批汉晋时期的丝绸,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织品,对于研究西藏西部的古代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为...
摘 要: 根据近十多年的考古新发现,秦文化的特征在春秋早期得以初步形成,嬴姓的秦人宗室贵族墓葬,拥有墓主直肢、头西向、腰坑(殉狗)、人殉、青铜礼器、车马坑(部分)等...
【摘要】 从利用"平行序列法"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方法来看,晋中地区夏商时期的遗存同属一个考古学文化即白燕文化,虽然进入早商时期晋中地区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商文化因素,但是这并没...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物局 摘要: 新疆地区发现岩画的地点很多,本布图岩画仅仅是众多岩画分布地点之一。对本布图岩画的初步分析已经发现其本身具备许多与其他地点岩画不同的地...
【摘要】 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9000年,主要分布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是迄今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了了解上山文化的立地原因,进一步探索上山文...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 摘要: 小山遗址尊形器上的刻画动物形图案主体元素鹿、野猪和禽鸟均是牺牲之物,而祭祀之神应为蟒蛇;南台地遗址出现了蟒蛇吞噬鹿的全景画,从吞噬鹿头开...
摘要: 在那斯台遗址出土的遗物中,除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所确认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存外,还应该含有小河沿文化遗存。该遗址出土的瓜棱形棍棒头,与敖汉沙窝遗址...
摘要: 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由多个环节构成,并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研究流派,但不同环节之间缺乏理论上的关联。考古遗址学是一个沟通不同环节的理论框架,以考古信息为媒介研究其传递过...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摘要: 本文收集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31处宋元时期沉船资料,依据器物组合面貌异同,将所出贸易陶瓷分为7期(约1060-1360年)。通过编年结果可以看...
摘要: 晚商时期,当商王朝的势力在北方、西方、南方和东南部退缩时,唯有东方地区聚落分布密集,文化繁荣,与殷墟文化关系也最为密切。周初所分封在东方地区的近二十个姬姓、功臣...
摘要: 先秦到汉代多种文献记载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尚书·禹贡》记载“五服”的范围“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如果采用当时的1里等于250米,则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
摘要: 长江中游文明起源走在时代的前列,三苗族群在稻作农业的基础上,创造了一支颇具南方特色的文明,建立了三苗酋邦,中心位于天门石家河古城。石家河古城之所以崛起于今天门一...
摘要: 我国学术界关于商部族发祥于何处主要有五种观点:陕西说、山西说、东方说、幽燕说、东北说等。《吕氏春秋·慎大》就曾经提出过商民族为东方部族,由于夏桀做了一个梦,...
【摘要】 考古发现与研究二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三墓葬分期与文化特征四契丹早期葬俗及其演变契丹源于东胡族系,活动于辽西地区,至唐后期开始崛起,逐渐统一了周边少数民族,建立了辽...
摘要: 秦汉三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内容不断得到改善,食物品种增多,并有一些新内容出现和推广。大致来看,这一时期的饮食主要包括粮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年代、构成等问题指出,这个时期,作为地理上南北分界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地域上主要发现了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