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对科学的创造表示礼敬 2017-11-04

    科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考古学是具有为社会提供科学思想、历史知识、人性情感、文化遗产等多重功用的学科。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些学术目标,必须借助于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理...

  • [随笔] 读石峁古城 看文明亮点 2017-11-04

    石峁古城遗址局部(资料图片) 石峁古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当时社会的动员能力强大、组织能力高超、规划设计能力大手笔,而这一切又与文明的程度息息相关。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是...

  • [随笔] 在青河考古工地 2017-11-04

    10月中旬,从朋友那儿得到消息,我们共同的好友、从2013年夏天起就一直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三海子从事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的郭物副研究员和他的团队近...

  • [随笔] 行走天下 解读地书——读《石兴邦考古论文集》 2017-11-04

    一代考古大家石兴邦先生九十大寿后出版了自己的考古论文集。这部文集不仅因部头厚重而显分量,更因其科学分量而显厚重。这是石兴邦一生考古探索的总结,文集收录的论文侧重中...

  • [随笔] 古蜀时期成都人以什么为主食? 2017-11-04

    昨日,通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常年从事动物考古的专家们的侦查,我们了解到,从川西高原走来的成都先民,在6000年前就已开始养猪吃肉了。成都平原沃土千里,是五谷生长的好地方...

  • [随笔] 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系列(二)砖形和年代 2017-11-04

    洛阳的画像空心砖,与我们熟知的古代青砖完全不一样,它体量大,内部空心,在砖的正反两面印有阴纹画像,做工异常精良。画像空心砖是大户人家专门为过世亲人修建墓葬而定做的...

  • [随笔] 关于公众考古融入中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2017-11-04

    引言:10月25、26日,第三届中国公共考古首师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同仁以及文物考古爱好者齐聚一堂,全面的探讨了公共考古的方方面面。会议涉及的公...

  • [随笔] 临潼秦东陵探访“芈月墓” 陪葬墓现21个圆坑 2017-11-04

    由孙俪、刘涛等主演的电视剧《芈月传》正在热播,芈月是以秦宣太后为原型,也就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母亲。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可能就葬在位于西安临潼的秦始皇祖坟秦东陵。...

  • [随笔] 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 2017-11-04

    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 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或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

  • [随笔] 参加考古学生论坛的一些体会 2017-11-04

    近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第五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下文简称北京高校论坛)。上月末,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举办了第六届全国...

  • [随笔] 中国古代陶器研究历程回顾 2017-11-04

    在考古学研究中,陶器作为最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也自然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创以来,考古学者对出土陶器的研究,随着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也随之发...

  • [随笔] 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内容 2017-11-04

    植物考古学同时涉及到考古学和植物学,是借助植物学的方法分析考古发现的古代植物遗存,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

  • [随笔] 千年敦煌:照见艺术流变,刻画日常生活 2017-11-04

    近日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的敦煌:生灵的歌大型展览,将8个最具艺术价值的敦煌石窟搬至上海,牵引了太多仰望的目光。 敦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

  • [随笔] 小米研究,为何获大奖—中英美学者合作的“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获世界考古 2017-11-04

    15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举行了考古研究成果获奖项目的集中汇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研究员和英美学者合作开展的多学科研究项目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引发了...

  • [随笔] 中华文明为何与洛阳表里相依? 2017-11-04

    为了系统地梳理未来的考古工作,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首次制定了一份详尽的科研工作规划,确定了未来洛阳市考古的大方向为探索洛阳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

  • [随笔] 专访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再晚一天,墓葬就要被洗劫了 2017-11-04

    要是再晚一天接到报告,海昏侯墓可能就要遭到洗劫了。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说。 2011年3月,江西省考古所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墎墩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

  • [随笔] 一枚玉琮的故事 2017-11-04

    这枚被称为琮王的黄白色方柱体玉琮,配得上一切的赞美之词,然而有时觉得还是最通俗的描述最大、最重、最美,才是最妥帖的。因为即使用笔将那几十条放射状的线条描摹清晰,即...

  • [随笔] 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 2017-11-04

    老奶奶庙是郑州地区常见的那种青砖小庙,低矮,窄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离想象中的红墙碧瓦庙距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庙,愣是让考古界发生了地震。2011年,在老奶...

  • [随笔] 陶寺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2017-11-04

    12月12日,在《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出版之际,来自全国考古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约100人会聚一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就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展开研讨。 陶寺遗址中出土...

  • [随笔] 考古最前线的无名英雄们——江西南昌西汉大墓编外考古人的故事 2017-11-04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工地上的部分技工。本报记者 胡晓军摄 考古技工们在清理主椁室椁板。本报记者 胡晓军摄 12月15日上午,随着考古人员对主棺棺柩正式启动清理发掘,世人瞩目的江...

  • 首页
  • 上一页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