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多民族文化已融入我的生命 2017-11-04

    说起新疆多民族文化,我觉得它们已经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里,没法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了。 我从小在乌鲁木齐市长大,小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没有民族的概念。记得我们...

  • [随笔] 海昏侯墓“大刘记印”小考 2017-11-04

    玺印作为墓葬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而高级别的玺印,又往往能与传世史料两重相证,揭示出独特的信息。新见西汉海昏侯墓大刘记印,为研究海昏侯墓主身...

  • [随笔] 2015浙江考古记 2017-11-04

    12月27日上午9点半,西湖博物馆,2015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公众分享会,将面向公众举行。 这是浙江省首次为考古发现打榜,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钱江晚...

  • [随笔] 艰辛四十载 再现纪南城 2017-11-04

    先秦时期长江迤南的广袤地域上,从来没有一座城市拥有纪南城这样的规模与气象。它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楚国都城,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东方的雅典。它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 公里,...

  • [随笔] 束家平揭秘隋炀帝墓发掘始末--萧后冠发现棉花,具有重大考古意义 2017-11-04

    萧后冠出土情况。资料图片 萧后冠饰内发现棉花(黄圈内为棉花)。资料图片 昨天,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等与本报共同策划的扬博大讲堂扬州2500周年城庆系...

  • [随笔] 我的父亲苏秉琦 2017-11-04

    《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苏恺之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考古学家苏秉琦,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49年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持工...

  • [随笔] 海昏侯墓发掘的意义 2017-11-04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及发掘的铜火锅、雁鱼灯、蒸馏器 新华社发 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 新华社发 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

  • [随笔] 陕西公布甘泉宫遗址2015年考古调查成果 甘泉宫背后的故事 2017-11-04

    12月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甘泉宫遗址考古调查成果,作为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的起点,甘泉宫遗址范围超过1000万平方米。而相传这里还是秦始皇高祖母、秦国宣太后...

  • [随笔] 古代饺子的模样 2017-11-04

    什么最好吃,乡土的北方人有一句这样的回答:好吃不过饺子。因为好吃,所以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吃它。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风俗。饺子在现代早已不是北方人的专爱,南方...

  • [随笔] 补上认知世界的缺环—距今三百三十万年的石器、三万余年的洞穴岩画等考古新 2017-11-04

    2015年,世界考古惊喜交集:各种已知的最早被推进到更早,人们对不同地域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互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并非横空出世,很多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已持...

  • [随笔] 忆东江考古点点滴滴(二) 2017-11-04

    选择旧市为考古队驻地水电站工程水库淹没区的古墓葬、古窑址、古遗址等,主要分布在旧市、厚玉和木根桥一带。我们选择了古墓最密集的旧市作为考古队驻地(图六)。 旧市又名旧...

  • [随笔] 忆东江考古点点滴滴(一) 2017-11-04

    1978年至1980年,湖南省东江水电站工程水库淹没区考古发掘工作,参加者多达一百余人,历时二年三个月,发觉西周春秋至宋元十多个朝代的古墓528座,以及遗址、窑址等,出土文物一...

  • [随笔] 缪丹|《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2017-11-04

    陈淳教授翻译的、科林伦福儒和保罗巴恩著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是最近三十多年来风靡全球、影响最大的一部考古学名著。此书自出版以来,紧随国际上考古...

  • [随笔] 忆东江考古点点滴滴(三) 2017-11-04

    举办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 根据国务院1977 年13 号文件关于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时,要举办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的精神,考古队在开始发掘工作二个月之后,就举办了湖南省第...

  • [随笔] 拼缀碎片 还原历史—回顾三星堆研究的几个重要节点 2017-11-04

    从1929年燕家院子发现三星堆玉石器坑算起,三星堆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已走过80多年的历程,学界一直在努力拼缀文明的碎片,还原历史画卷。 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的考古学陈列馆,我们可...

  • [随笔] 记者专访陶寺遗址考古队揭秘观象台古老历法 2017-11-04

    陶寺观象台距今4000多年,是迄今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处。在文明起源之初,它是指导人们春种秋收的节令和历法,并且较早透露出日出东隅的思想...

  • [随笔] 侯马盟书出土回忆点滴 2017-11-04

    侯马盟书出土至今已过去50 年,笔者曾参与侯马盟誓遗址的发掘和《侯马盟书》整理工作,回顾往日历程,浮想翩翩。其中的点点滴滴,对我们今天文物考古工作将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 [随笔] 曾国与楚国、黄国有联姻关系 2017-11-04

    据《左传》记载,鲁桓公六年、八年和鲁庄公四年,楚国曾三次伐随。这是否意味着随、楚两国之间一直都是剑拔弩张的战争态势呢?学术界已基本认可,曾国即随国,系一国两名。近...

  • [随笔] 裴文中学术思想初探——以周口店石英制品和丁村尖状器为例 2017-11-04

    裴文中先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者,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因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蜚声中外。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和山西襄汾丁村遗址是裴文中先生研究最...

  • [随笔] 科技让新疆文物“说”出秘密 2017-11-04

    为什么早期铁器时代古人墓里殉葬的马匹那么多?为什么小河墓地里有那么多麻黄枝陪葬?为什么伊犁河谷地带农民耕种时就能挖出众多钱币?科技手段的大量使用,让新疆文物说出了...

  • 首页
  • 上一页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