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 2019-11-05

    如果说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的主要目标是寻找中国文化起源,1949年后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则将最宏大的学术目标确定为重建中国古史,即以考古学的方法论证,在史前时代,历史时期绵延...

  • [随笔] 石峁石雕:颠覆我们认知的发现 2019-11-04

    考古上的每一次新发现,不是验证便是颠覆已有的认识。陕西神木石峁古城址新发现的石雕,就属于颠覆性的重要发现(图①)。这一次发现甚至会引发重构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重新...

  • [随笔] 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新中国的“第一”·文化篇) 2019-10-29

    1953年春,考古学家在西安浐河岸边的半坡村, 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 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开创了我国遗址博物...

  • [随笔] 甲骨学研究120年大事简表 2019-10-29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王懿荣是学界公认的甲骨文最早的发现者。 1903年,刘鹗出版《铁云藏龟》。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 1904年,孙诒让撰成《契文举例》。这是第一部甲骨...

  • [随笔] 百年不休甲骨学 2019-10-29

    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光明图片 甲骨学走过的12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草创到辉煌、从史学研究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甲骨学在前进中曲折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

  • [随笔] “中国最早王朝”的探寻之旅 2019-10-28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宣 摄 二里头遗址现场洛宣 摄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这句话时,应该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一群人为了证明这个论断而穷...

  • [随笔] 写在甲骨上的中国自信——三大看点领略国博甲骨文文化展 2019-10-28

    般无咎全甲刻辞 国博供图 宰丰骨匕记事刻辞 国博供图 明有蚀卜骨刻辞 国博供图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 国博供图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国博供图 1936年,YH127甲骨坑搬运 资料...

  • [随笔] 天津市政协委员捐献文物事略 2019-10-26

    周叔弢捐献文物获得的奖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各界人士捐献文物的义举频出,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前后形成过两次捐献高潮,他们向国家捐献的文物,丰富了各博物馆的馆藏。...

  • [随笔] 90岁讲课还能“一站到底”,这位老人令人钦佩 2019-10-26

    90岁讲课还能“一站到底”,这位老人令人钦佩 孙机(左二)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陈思源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陈思源):孙机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前,是10月22号国家博物馆甲骨文文化展的...

  • [随笔]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 2019-10-26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上官云)在81岁的年纪,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对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而言,是依然忙碌的生活:虽...

  • [随笔] 文物布展有多难?河南日报专访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 2019-10-24

    这段时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忙得团团转。博物馆开馆在即,各种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包括一批“国宝”将集中布展亮相,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里头遗址被誉为“华夏第...

  • [随笔] 致敬:坚如磐石的石窟人——我国石窟寺保护七十年口述史采访记 2019-10-24

    有一个成语叫“坚如磐石”。石窟寺虽历经千年,丰韵犹存,可在遇到柔韧的水、尖利的风以及热胀冷缩、虫咬蚁蛀等交相侵蚀之后,年深日久,也要被渐渐磨蚀掉、淘空了。这大概就...

  • [随笔] 雁鱼铜灯:一件青铜文物里的“环保科技观” 2019-10-24

    新华社太原10月18日电 (记者 刘翔霄)古人的“环保”理念有多超前?设计构思有多精妙?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一件汉代雁鱼铜灯给出了答案。 这件雁鱼铜灯长39.5厘米、宽20厘米、高...

  • [随笔] 考古学者刘锁强:他改写广东古人类史的背后 2019-10-23

    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有7个古遗址入选。它们分别是郁南县的磨刀山遗址,英德市的青塘遗址,东莞村头遗址,五华县的狮...

  • [随笔] 秦封泥:跨越秦汉的封缄“密钥” 2019-10-17

    它,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是秦人用泥土铸就的一部美学史诗。它,是一幅幅“袖珍式”的书法作品,带人穿越回2000多年前,感受秦小篆的无穷魅力。它,是继秦兵马俑、秦简牍之后...

  • [随笔] 中国考古学长足发展的缩影——写在《二里头考古六十年》出版之际 2019-10-14

    二里头遗址是东亚地区青铜时代最早的大型都邑遗址,以其为典型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则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1959年,著名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发现该遗址,当年秋季,田...

  • [随笔] 新中国考古第一铲,在哪里动的土? 2019-10-14

    在郑州博物馆日前举行的“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上,关于“新中国考古第一铲”的说明,吸引了诸多关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后...

  • [随笔] 考古学文化漫谈 2019-10-12

    “考古学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近来,在阅读了一系列考古学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后,结合之前的阅读体验,我有了几点思考。 《西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演...

  • [随笔] 古城的消失与重构 2019-10-11

    一 人是一定时空中的有限生存者,令人玩味的是,时间和空间之于人的意义并不对等,时间想象总是比空间想象丰富。疲惫的游子说到“家”的时候,脑海里涌现的绝非仅是地图上的那个点...

  • [随笔] 遵义海龙屯考古 揭开一段军事秘密 2019-10-10

    从遵义海龙屯考古工作站获悉:根据出土文物并结合资料分析发现,400多年前的平播之役,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冷热兵器的对抗。在这次战役中,明军使用了降倭攻坚。 从2...

  • 首页
  • 上一页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