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守护祖国文物七十年 2019-08-23

    七十年斗转星移,七十年沧海桑田,转眼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迎来七十华诞。在七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事业与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几代文物人薪...

  • [随笔] 大丰簋:西周早期历史的见证 2019-08-22

    大丰簋也称天亡簋、朕簋、聃簋,金文学家多称天亡簋。器物铭文中有一句:“王又(有)大丰,王凡(风)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刘心源认为,根据文义,“...

  • [随笔] 千年文物述说“万里同风” 2019-08-20

    用焉耆文撰写,黄褐色纸本,两面皆书写文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剧本唐代《弥勒会见记》残页。它发现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被发现时共有44页,重叠在...

  • [随笔] 国家探源的他山之石 2019-08-20

    美国人类学家埃尔曼·塞维斯的《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一书汉译本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奠定了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阶段社会进化论,为我们提...

  • [随笔] 壁画复原的路并不孤独——从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想到的 2019-08-20

    复原后的克孜尔石窟壁画 资料图片 【光明书话】 如何抚平历史的创伤?通常,我们会把这个重担交给时间。让时间的漫漫黄沙荡平历史的一切,不管是曾经的柔情蜜意,还是痛彻骨髓...

  • [随笔] 实证五千年,良渚文化考古珍闻 2019-08-20

    导读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这一说法在2019年7月6日更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这一天,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良渚古...

  • [随笔] 刘斌:考古人生AB面 2019-08-20

    浙江在线7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刘慧)良渚古城遗址入遗,不过是厚积薄发的契机。 “有机会的话,你们一定要去写写刘斌!”很早以前,不少人就曾向记者诚心推荐。刘斌是浙江省...

  • [随笔] 二里头考古发掘这些年 2019-07-22

    核心提示: 1959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发现,就此开始了二里头遗址近60年的考古发掘历程。 1959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发现,从此开始了二里头遗址60年的考古发掘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

  • [随笔] 无可替代的良渚 2019-07-22

    在以西方文明发展史为主轴的世界中,良渚文化能够突显中国史前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若干特殊性。 首先,在新石器末期,各地区纷纷迈入城市文明进程,但是东亚地区此时尚无文字系统...

  • [随笔] 良渚的故事(下) 2019-07-22

    兽面纹玉管 图片由作者提供 琮王及其上刻划的神徽及线图 图片由作者提供 玉牌饰 图片由作者提供 玉鸟 图片由作者提供 玉龟 图片由作者提供 【守望家园】 这是 一个发掘了80多年的...

  • [随笔] 听宝鸡文物讲丝路故事 2019-07-22

    五光十色的琉璃宝器、昂首嘶鸣的“沙漠之舟”、异域风格的古币……宝鸡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通往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出土了很多丝路文物,它们用无声的语...

  • [随笔] 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 2019-07-22

    作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次申遗成功有何特殊意义?我国将对良渚古城遗址开展哪些后续保护管理工作?应如何看待我...

  • [随笔] 这就是良渚! 2019-07-22

    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些大河文明都表现出一种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社会复杂程度方面,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包括早期国家形态或成熟国家形态,并且伴生了相应的城市...

  • [随笔] 良渚的故事(上) 2019-07-22

    鸟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蒋洋波摄/光明图片 卞家山墓地出土漆器 国家文物局提供 反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 国家文物局提供 良渚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 国家文物局提供 文家山墓地出土...

  • [随笔] 为什么夏是一个问题 2019-07-02

    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两大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夏,包括夏代存在与否、年代与范围、标志性遗存等。项目结果公布之后,中外知...

  • [随笔] 太子城:冬奥村中的皇家行宫 2019-07-02

    太子城靠山俯瞰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泥质灰陶龙形脊饰 凤鸟脊饰 文物修复工作 【考古中国】 2015年7月31日,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一声“Beijing”,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冬季...

  • [随笔] 铜车马:震古烁今的“青铜之冠” 2019-06-27

    记者郭妍 它,曾深埋地下2000多年,一出土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它,曾亲历了大秦帝国统一六国的恢宏,陪伴秦始皇在地下沉睡千年。 它,就是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之重器——秦...

  • [随笔] 听大河新生的“脉动”——写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 2019-06-25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 [随笔] 青铜修复名家贾文忠:工艺传承的家族坚守 2019-06-25

    五月的北京,天气渐热,时有凉风和阵雨。中旬的一天,我们跟着导航,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西门进入,穿过了一片又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最终在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前停下,楼门口没有张贴标志...

  • [随笔] 春秋战国玉器鉴定零拾 2019-06-18

    在汉以前的古代玉器纹饰设计中,抽象的纹饰始终占据着主导设计地位,譬如:红山文化玉器是抽象造型设计的滥觞,殷商玉器紧步其后尘,最典型的就是那件1985年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1号墓出...

  • 首页
  • 上一页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