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认识现在、探寻未来,还能帮助人类了解自己的过去。通过新手段和新方法,科技不断助力考古,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从6月起,2017年度全...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考古学大会上,95岁的考古大家石兴邦获得终身成就奖。这是考古界对为中国考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生们致以的最高敬意。石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颁奖现场...
如果让你猜,不久前,有个耄耋老翁惴惴不安地捧了一捆毛笔字,恳请更老的老师阅评,从中挑选几幅可以拿出来示人的,会是谁?一个自称“不会写新闻,写新闻不像样”,却发表了大量长篇新...
【光明书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刊行的《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一书,是几年前同名之作《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的姊妹篇。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
甲骨文可分为卜辞和刻辞两类。刻辞专门记事,卜辞则是专门对卜筮情况的记述。卜筮的人和记卜的人行为性质不同,目的自然也不同。卜筮者的目的在于求吉问凶,而记卜者对占卜的...
书写的前提,首先要有文字。中国历史上最初产生的文字恐怕比八千多年前的贾湖契刻还要早,而最早创设文字的人,可能就是“史”。由“史”转变为史官,是从夏朝开始的。夏朝建...
商周时期,中华先民最常用的书写工具应是简牍和毛笔,这一点可从“典”“册”二字的字形及甲骨上的朱墨涂写获得证明。但由于材质原因,这类文献已很难被今人发现。目前考古所...
新华社郑州10月25日电 题: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新华社记者刘雅鸣、桂娟、李文哲 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它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
日前,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中央政策性文件———《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中央出台的一份指...
核心阅读 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出土,成为震惊中外的重大考古发现。40年过去了,曾侯乙编钟的光芒依然不减。这件国宝,并不只是静静地待在博物馆的角落里任人打量。它与秦始...
19世纪末,中国大地正处于地方势力割据的状态中。 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值此乱世,古董贩子之间开始流动着刻有字符的龟甲和牛骨。这一消息传入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的耳里,对专业...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四川以108万件(套)的文物数量位列全国第7。浩如烟海的文物多来自近些年的考古发现。1990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唐代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距今1400年的公元618年,唐朝建都长安。随着“丝绸之路”的日益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长安城繁华一时,堪称世界第一大都会...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人对井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不只用于吃、喝、洗涤——零星散落在巷坊里的古井,更是街坊邻里间的纽带,让那些古老的故事得以流传。上周末,钱江晚报...
图为大司空M213出土骨管和骨针。 在世界医学史上,外科早于内科,开颅术无疑是最复杂的外科手术,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考古资料表明,殷商时期也有复杂开颅手术的成功案例。...
大邑商初始的文化多元性明显,是殷墟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而发展中出现的简化过程,一方面促进了大邑商规模与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构成了殷墟最终衰亡的内在要素。 殷墟考古...
图为妇好墓铜盘。铜盘的纹饰都是龙、龟、鱼、水鸟等与水有关的动物,是殷商文明水神崇拜或祭祀的表征。 图为发掘车马坑是考古中最见功夫的技术,图为殷墟大司空村车马坑发掘现场...
说到“广告”,很多人都以为只是现代社会才有,但没想到的是,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代,汉代就有了广告语,宋代更是出现了图记广告,就是今天人们...
在九月的微风中,丹桂轻吐出阵阵芬芳,秋天的步履翩然而至,转眼,又到一年中秋时节。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不仅留下了许多“拜月”的传说和绚丽的诗词,也留下了国人代...
陕西史前文化资源丰富,相关研究也为中国史前史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以来,陕西史前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旧石器时代考古成果丰硕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洛南盆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