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 [史学评议] 段瑞秋:寻访侵华日军性暴力受害者 2017-09-06

    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本为侵华日军性暴力受害者而写的非虚构作品《女殇》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首发。70多年前,日军侵华,一群中国妇女因为国家无力而陷...

  • [史学评议] 以国家名义铭记苦难守护和平 2017-09-06

    公祭死难同胞,我们铭记民族的苦难与屈辱,我们珍视和捍卫和平。不忘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不忘记我们曾经所经历和经受的那一切,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出未来之路。 “我以无以言状...

  • [史学评议]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应列入联合国公祭范围 2017-09-06

    人物简介: 张宪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著有《中华民国史...

  • [史学评议] 法国谢和耐谈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2017-09-06

    关注社会日常生活,并将其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而不是仅仅关心政权的更迭、王朝的替换,这是现代西方史学家的共识。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蒙古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称得...

  • [史学评议] 国家公祭是热爱和平的宣言 2017-09-06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4日电(记者 孙彬) 14日上午,江苏省暨南京市举行社会各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各界人士认为,13日举行的国家公祭是对...

  • [史学评议]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 战后秩序不容挑战 2017-09-06

    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遇难者遗像旁的灯亮起又熄灭,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这一场景令许多人驻足沉思。这一设计构思源自:侵...

  • [史学评议]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意味着重犯 2017-09-06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4日电(记者孙彬)14日上午,江苏省暨南京市举行社会各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各界人士认为,13日举行的国家公祭是对...

  • [史学评议] 姜义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先行 2017-09-06

    核心观点 要顺利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要在经济上、政治上努力,而且要在精神上、文化上、心灵上下大功夫,要下决心建设一条能够真正贯通各文明将它们紧紧连接在一起的...

  • [史学评议] 国家公祭日:立法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2017-09-06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作为首个国家公祭日,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认为,此举意义“重大”。 “慎终追远,”周永生认为,以国家公祭形式缅怀死难者,寄...

  • [史学评议] 武力:用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中共党史若干问题 2017-09-06

    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1921年党建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为中华...

  • [史学评议] 抗战收藏家王锦思:历史会承认我们的价值 2017-09-06

    原标题:抗战收藏家王锦思:历史会承认我们的价值 耗资数百万元,从国内外收藏万余件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对于民间收藏家王锦思来说,这是令他最引以为傲的壮举。 从一位普通职...

  • [史学评议]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 正视历史珍惜和平 2017-09-0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10日电(张湘忆)今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巡视员李蓉、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副主任姚金果做客人民网,以“抗日战...

  • [史学评议] 开展抗战损失调研目的是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2017-09-0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2月10日电(张湘忆)今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巡视员李蓉、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副主任姚金果做客人民网,以“抗日战...

  • [史学评议] “宜昌抗战”史学概念获专家认可 2017-09-06

    近日,由宜昌市委党校编纂的《宜昌抗日战争史料汇编》通过专家评审。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抗战史学会会长步平等专家一致认为,《汇编》首次提出的...

  • [史学评议] 不要拿“历史遗留问题很复杂”当借口 2017-09-06

    为期一周多的调查,记者听到最多的竟然是“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很复杂”。的确,围绕着阳关遗址的保护与开发,问题由来已久,不是今天才显现的。 我们不禁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

  • [史学评议] 专家称1937年南京沦陷:中国守军并非不战而逃 2017-09-06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董道如 记者 于英杰)今年是南京保卫战77周年。昨日,由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抗战老兵代表、抗战...

  • [史学评议] 敦煌:“法治政府需要舆论监督” 2017-09-06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鹏) 12月8日,中青报以《甘肃敦煌阳关遗址保护调查》为题反映了围绕阳关遗址保护与开发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当天,敦煌市政府新闻办公...

  • [史学评议] 立足长远 保护茶马古道文化遗产 2017-09-06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是西藏连接祖国内地的重要纽带,是汉族和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相依共存、友好互助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古代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密切...

  • [史学评议] 廖晓晴:清朝参务管理制度 2017-09-06

    满族的祖先为建州女真人,世代生活在东北地区,以采集和打猎为生。人参是东北的三宝之一,也是女真人采集的主要对象。早在清前时期,后金政权的首领努尔哈赤便率领建州女真人...

  • [史学评议] 只有尊重历史 才能真正和解 2017-09-06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0日电(记者潘晔)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当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致联合国人权机构公开信”在南京向社会公布。据悉,近700字篇幅的公开信...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