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清河太守:“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后汉书·苏章传》 背景介绍 苏章,字孺文,东汉末期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人,以为官清正刚直、执法严明著称。据说,苏章是苏...
【摘要】 元代是中国古代少见的“重商”朝代。商人在蒙古国和元朝的地位远高于中原传统王朝。商人在元朝做高官,掌国政。元代商业繁盛和商人地位提高的特点是亦官亦商、官商一...
相较于中原和江南其他省区,贵州“文献不足”甚为明显。这种观念并非本省学人熟知,外省学界亦认为如此,一般民众更深信不疑。然而,笔者以为,“文献不足”实源于汉籍文献的...
官僚主义,人类最久远的官场病,人们最熟悉、最反感、最无奈的官场病。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官僚主义都普遍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元末明初的贪风 元朝末年,贪污贿赂之风盛行,史载:“仕进者多贿赂权要、邀买名爵。下至州县簿书小吏,非财赂亦莫得而进。及至临事辄蠹政鬻狱,大为民害。”政府也公开卖官鬻...
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彭程)由国防大学与北京亿阳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的电视纪录片《甲午祭》,近日在京举行了首映式。 该纪录片共分四集,通过勾勒19世纪国际...
当前,要实现中国的善治,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在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治理理论...
12月13日10时,从1994年以来,每年南京城上空都会传来低沉、凄凉、刺耳的鸣笛,现代化的南京都市被整体拉回到1937年南京城破家亡的黑色记忆。今年,国家立法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
近来,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格外的热闹,再加上无所不在、无所不传的网络,这种热闹前面还可以加上“异常”两个字,其中突出地表现在对一些早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比...
2014年10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要治理好今天的...
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就是为了表明中国人民牢记侵略战争曾经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忘却苦难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近代“新型传播媒介”对历史的塑造,近些年已得到中外史家的高度重视。所谓“新型媒介”,不仅指印刷书刊,还包括影响信息传播的新事物及新技术。这些媒介的出现,既改变了近...
□高亚洲 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亘古未有的仪式。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
新华网东京12月12日电专访:南京大屠杀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访日本南京大屠杀问题研究专家井上久士 记者刘秀玲冯武勇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7周年。30年来始终致力于研究...
光绪三十三年,袁世凯应诏陈言,希望朝廷加速立宪,由于奕劻的阻挠,建议失效。光绪三十四年,奕劻具折弹劾袁世凯与张之洞,反对宣布开国会年限。袁世凯与奕劻虽然关系非同一...
明天迎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公祭仪式 据新华社电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
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对待罪恶?《四十九日·祭》的态度是:可以宽恕,绝不忘却。 这部史诗电视剧还原了1937年12月沦为人间地狱的南京,用46集的篇幅详尽重现这一段民族罹难史。 在...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加入对日作战,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联为一体,国际形势的变化,应该说对中国最有利。然而,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还相当严重的情...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被杀害。这场大屠杀的受害者...
编者按:“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仪式的重要讲话,警醒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维护和平,筑梦图强。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