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领域出现了一些“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研究要有“新方法”等论调,历史虚无主义借机泛起。尽管我们对这一错误社会思潮进行了强有力的揭批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的史学研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后一阶段较之前一阶段呈现出多元化色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之所...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杜兰特在其《历史的教训》一书中所展现出来的历史观显得杂乱无章。例如,作为生物学家的杜兰特,通过实践发现科学的成果正在以年轮扩散的形式推...
3月16日,由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与首都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二十世纪婚姻·家庭·性别·性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婚姻家庭、女...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档案文件汇编和第一部史书,《尚书》不仅为“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而且也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迄今已形成一个专门之学——“《尚书》学”...
近年来“阐释学”研究的兴起,生动地体现出中国学者为建构中国特色阐释学的创新精神和学术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工作的总方针是:“以马克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发展迅猛。几十年中,史学研究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研究越做越细,课题越做越小、也越做越深。这种越做越细、越做越小、越做越深的现象本身很好,...
内容提要: 作者对新时代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发展做了探讨,认为在理解边疆与“大一统”关系时要处理好边远与中心、特殊与一般、动荡与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只有将边疆史与通...
我们要从各方面总结、发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华民族素有学习和总结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不断登上人类文明...
中华文化把人作为探究的核心,是一种把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追求人己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的文化。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
作者简介: 包伟民,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近代以来,人文学研究一直为科学的发展所左右。数十年来,已经开始深刻影响其演进走向的,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信...
深入了解历史变化的轨迹,透彻地观照历史走向的规律,才能更好应对时代要求和社会变迁 从历史的风云中借鉴方略,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从历史的细节中感悟人生 古人云,“...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 主张“对绵延...
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历史、研究...
有这样一个流传了80多年的“信念树”的故事:红军长征前夕,江西瑞金华屋村的17名青年在村外山坡上种下17棵松树,毅然投身革命征途。然而直到革命胜利,家乡父老也没能等来他们...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史、敬史、信史的优良传统。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却像幽灵一样四处飘荡,不断侵袭、伤害甚至破坏着这种优良传统,而且传播甚广、影响很大。我...
虚无主义古已有之,但在现代精神生活中暴露和蔓延开来的价值虚无主义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现代性现象。现代性构成价值虚无主义孕育的温床,价值虚无主义则构成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近几年网上有一些关于日本关东军的错误说法: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俄罗斯乘机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当时清朝政府打不过俄罗斯,和俄罗斯谈判俄方又蛮不讲理,于是不得...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家,因为重史,所以特别重视对人进行历史教育,而在历史教育中,又特别重视培养人的人文素养。这些有关人文素养的内容,蕴含在中国古代史籍撰述和史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