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金红,女,浙江杭州人,民族学(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艺术、民族音乐学。本文从傣族乐器的研究出发,探索...
摘 要: 革命节日与执政党建立、成长与壮大的重要节点密切相关,是一个族群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见证。革命节日在我国出现并在历书中记载的一百多年里,无论是节日数量上的增...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中的额勒苏台嘎查察哈尔蒙古人的研究,力图反映镶黄旗与其他生态地域的蒙古族牧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文章又从额勒苏台嘎查...
新中国文学的研究一般要从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第一次文代会)谈起。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它的研究亦是如此。从延安时期开始,文学会议具有独特的...
摘要: 从专家术语系统的社会化到常人经验的内化,是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进行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是信息技术自然化的进程。正是通过知识的扩散,专业知识内部与外部边界模糊乃至...
摘要: 传统乞巧节是作为甘肃西和民众生活此在而被传承或展演的,是以织女神为崇拜对象的女性节日,乞巧节的本真性要素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本真性要素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
摘要: 生活风格(style of life),是布尔迪厄代表作《区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布尔迪厄吸收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涂尔干的原始分类学,以及马克斯韦伯关于生活风格是界定不同阶级、阶层...
摘要: 北大汉简中发现有一篇题为《妄稽》的时为武帝后期至宣帝时期的俗赋,讲述的是丑女妄稽因妒百般折磨丈夫新买美妾而卒得大病、临终反悔的故事,四言为句,隔句用韵,描写...
摘要: 根据在湖南农村的田野作业,探讨了民间手艺传承中师徒制所体现的传统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特点与价值。以当地概念拟师和与此相关的请师为切入点,指出学徒制的基本特点是...
杨利慧等人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以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的考察为中心》试图通过实证研究(第17页),用神话主义这个重新阐释的概念,从理论上整合、贯穿...
什么是神话?或者,神话是什么?是神话学者从来都要面对的终极难题。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判断一个神话学者的合格标准,不是看他(她)发表了多少研究神话的论文、...
摘 要: 神话的概念宽泛,研究神话首先要进行概念界定。杨利慧的神话主义研究基于现实的实证主义,揭示了神话在当代社会中的运用,表现了鲜明的当下关怀。未来要努力探索的是...
摘要:从传统与现代框架下解放出来的农村社会具有独特的运作逻辑,它包含一种强大地超越时间的力量,能够自我延续。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韧性,来自于农村社会主体农民的民俗,...
摘要 :在学校大规模举行现代成人礼,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文化建构实践。基于现代成人礼的起源、结构、制度化过程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现代成人礼无疑有着强烈的教育性...
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任志强,男,河南卫辉人,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中原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传说、故事研究及中原民俗研究。...
摘要 :伪民俗是一种进行时态而非完成时态,它既可能发展为真民俗,也可能很快消亡。伪民俗的判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涉及民众、学者与地方文化工作者等方面,也涉及学术...
[摘 要] 产生于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公众民俗学,源于解决民俗传统的现代性适应问题,它指民俗传统在其社区内外新框架、语境下的表征和运用,这种表征和运用通常通过传统承载者和...
摘 要: 作为人类改造和跨越自然障碍的创造物,桥既是材质、造型和工艺各异的具象之物,也是凝聚多重文化意义的象征之桥。红瑶的架桥是一种人生过渡仪式和修功德仪式,具有沟...
在古代突厥语族民族中广泛流传的狼图腾神话传说称,在一次战争中突厥人打了败仗,残遭屠杀,只有一人或数人幸免于难,或被断足刈(y)臂遗弃于荒野。一只母狼救助幸存者,并与...
近十年来,每年的七夕期间,广州地区的天河、黄埔、番禺等地妇女的乞巧传统,经媒体宣传,其影响越来越大。期间虽然多有政府主导的各种宣传展示活动,但与七夕有关的习俗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