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史研究成果众多,学术交流频繁。在对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以现实关怀为切入点,注重中外学术对话和交流,努力构建中国的世界史话语体系,推动世界史研究不断走...
拉丁美洲古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对此,学术界一直以来有不同看法,其中传统观点认为拉丁美洲古文明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不过,最近考古学家对秘鲁北部沿海地区的苏佩(Supe)...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阐述古代东方国家的外交原则与惯例;欧洲国家从古希腊开始的外交发展及外交制度的建立;东西方方国家外交的区别;东方外交制度被动接受西方外交制度的原因...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考古》杂志官网于3月15日对韩国首尔大学考古与艺术史专业学者大卫·赖特博士(Dr. David Wright)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该成果显示,6000年前撒哈拉地区...
古埃及(约前3000—642)是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文明古国,宗教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糅合在一起。在古埃及人的意识中,没有现在习以为常的政治、经济、...
8月22—27日,第23届国际拜占庭学大会在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举行。大会由国际拜占庭学会主办,塞尔维亚拜占庭学会承办,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学院拜占庭学研究所、贝尔...
乌托邦是思想家们通过纯粹的空想而构建出来的一个美丽新世界。它表现出人类对美好社会与生活的憧憬,这种美好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改造社会的激情。同...
进入中世纪以后,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王国长期不睦。1707年,两国实现议会合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英格兰的边境问题。但是,处于古老部族制度下的苏格兰高地,多次发生詹...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要素,不仅在经济增长、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影响巨大,而且也是当前历史学研究面临的技术前提和现实要件。大数据技术在史料存在形态、史学...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7月14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官网发表文章称,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虽然人类从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发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地区,但从基因上来看,整个...
20世纪以来,作为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态史学将人的精神活动纳入研究范畴,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视角。但在受访学者看来,不可忽视的是,在肯定心态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看...
《中国文化通史》(十卷)郑师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历史学家郑师渠教授担纲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共10卷,540万字,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后由北京师范大...
2011年,本应该2009年退休的柏林洪堡大学学术史教席教授布鲁赫放下了教学担子,成为荣退教授。 布鲁赫教授1944年出生于原普鲁士的克罗夫村(现属波兰),他们一家在二战后被驱逐到现德国...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描述的那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曾脍炙人口,引天下无数士子为之折腰、慨叹。神话耶,历史耶?随着19世纪考古发现的重大进展,蒙在故事上...
日前,鼓浪屿与可可西里正式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发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而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波兰的克拉科夫市,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提起...
《欧洲的文化价值》[德]汉斯·约阿施克劳斯·维甘特主编 陈洪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认同”的字面意思是“相同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有一句警句:“简单来说,把两种事物...
通过对某种特殊物质的研究来考察人类的文化交流,一直是学者们的最爱。 《蔗糖史》是季羡林一生研究文化交流史的压轴之作,亦是传世之书。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大学者为什么要用两...
150年前,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写出了传世之作《双城记》,以小说之笔讲述了一部发生在巴黎与伦敦的革命与爱情传奇。如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长安与罗马:公元前后三世纪欧...
【光明书话】 在一带一路大形势下,国内几乎每个学科都深感需要和国际学界接轨,急需翻译学术名篇。只有如此,视野远了,丝路大业才能振兴。 一 回顾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规模...
【深度解读】 1876年,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欧美间经历20年候鸟般的穿梭生活后,定居伦敦,开始写作《英国时光》,记录他的旅居体验,评述他为之着迷的这个岛国的景物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