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亚洲的中世与近世 综上所述,内田与湖南都认为日本、中国的近世特征在于政治上的绝对君主政体的中央集权以及文化的庶民化(文艺复兴)。湖南具有一种视西方封建政治为贵族政治的观点,而若将贵族政治与封建政体相互置换的话,则与基佐在《欧罗巴文明史》中由封建政体发展为王权政体之图式是一致的。进而,湖南在1914年出版的《支那论》中,又概括了从贵族政体到君主独裁,再由君主政体到共和政体过渡的中国史的基本趋势。而这种由王权政体引起国家(君主)与人民的两极分化,再由此对立引发革命的见解,也正是基佐的译著中所揭示的观点。 如此看来,湖南与内田等代表的京都文化史学,本是有其从基佐《欧罗巴文明史》到福泽《文明论之概略》等源流始末之形成经过和以西方封建制与绝对君主政体等概念为依据的历史观。 的确,湖南是力戒简单地进行历史比较的,他认为中国是有其独自历史发展途径的。然而,我们毕竟无法否认他的观点也是将西方历史学作为文明论来学习的事实。现在日本及欧美的六朝隋唐史学者都持贵族制观点,可是任何历史分期理论都没有贵族制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六朝隋唐贵族制的概念就其起源于基佐《欧罗巴文明史》的可能性而言,不也是有必要重新予以探讨的吗? 在这里,我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六朝隋唐社会问题,但是对史学前辈究竟是如何对那个时代进行历史分期并得出该时期乃中国的中世之结论进行一番史学史上的探讨,我想也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也正是我写作本文的动机。 总之,如果我们对比中国与欧洲的历史的话,就不能不对中国3~9世纪社会中身分制的特征、分权的特征、农村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以及从唐末五代到宋代皇权与新型庶民阶级之间存在之关系进行分析。让我们回到研究史原点的话,我们将有可能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国史在世界史上所处位置的认识,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吗? (本文由日本山口大学马彪先生翻译) 作者简介:葭森健介,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博士,日本德岛大学文学部东洋史专业教授。(日本德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