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社会科学战线》 戴逸 参加讨论

第八卷: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1896~1912)
    从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清朝灭亡。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日本割去台湾,其他列强也争先恐后,德国分走山东、俄国分走旅大、英国分走长江流域、法国分走华南,都来瓜分中国。甲午战争和当时瓜分中国的局面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反对割台的声浪惊天动地,台湾的老百姓、北京的举人都强烈反对,这是中国群众运动的开始。接着就是戊戌变法。戊戌维新也是封建力量太强大、维新力量太弱小。要改革科举,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是靠科举上去做官当老爷的,把这个生路断了,他们干吗?所以要废止科举很难。要改革军队,裁军,也是闹了几十年,洋务运动的时候就说要裁军,各省的督抚纷纷反对。要把旧的军队裁掉,另外拿钱去练新军,新军归你们管,哪个总督、巡抚肯干呢?士兵也不干,军队裁员后他们就失业了。要办教育、开学堂,当地的士绅都不同意,说把外国的东西都弄进来了,连和尚、道士都不干,因为要搞学堂,一般都是把庙宇改成学堂。要裁冗员,精简机构,北京城的官吏都反对。所以反对的力量太大,维新派只有几个知识分子,既没有军队,也没有群众,怎么能够胜利?当年,器物层面的改革,就是轮船、枪炮、铁路、火车等,逐渐显露出好处来,人们可以接受了,但是,制度层面上的改革、思想层面上的改革,人们不接受。什么叫立宪,什么叫宪法,什么叫民权?人们都不知道,认为纲常伦理至高无上。所以维新派被孤立,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当然政变里也有一个策略的原因。当时维新派走投无路,就想包围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本来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可能是袁世凯告密造谣,现在看来实有其事。在日本发现毕永年的日记,记载了“围园劫后”的详细情况。维新派想孤注一掷,把慈禧太后劫持,让光绪帝出来下命令硬干。即使这件事成功也不行,因为当时的阻力太大了,何况当时没有成功,所以慈禧太后一个谕令,维新派人头落地,六君子牺牲。
    戊戌变法是清朝挽救自己的最后一个机会,虽然这个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清朝走向灭亡就不可避免。清朝只能走向灭亡,没有第二条路。所以戊戌变法以后,特别是义和团以后,社会上的精英分子很快站到清朝的对立面,很快走向革命。孙中山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感叹没有人跟着他走,当时人们都是跟着清朝走。孙中山本人开始向李鸿章上书想革新,后来他才觉悟要进行革命。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想跟着清朝走,但是到戊戌变法、义和团失败,很多人很快地转向革命。所以,20世纪革命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历史证明,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几千年的传统,要改革,阻力非常大,只有各种社会力量汇合起来,和旧势力决一死战,才能够冲破这种阻力。中国革命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势力强大的反映和刺激。所以革命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谁制造出来的,某个革命家制造革命是不可能的。孙中山当年在兴中会时感慨没有人跟他革命,到了20世纪,人一下子都来了,是整个客观形势的变化。
    有一种论调是“告别革命”,我说革命是告别不了的,你要跟它告别,它还会来找你。要想跟它告别,你就会变成反革命,康有为就是典型。康有为本来是进步分子,但他不愿意革命,结果他变成保皇派,后来张勋复辟时,他变成复辟派,成为反革命。告别革命就成为反革命,这是客观的历史形势,不是任何人制造出来的。历史形势的发展,中国这样的情况不可能走英国、日本那样的道路,必须要用积聚的全部社会力量打破旧的反抗,历史才能前进。把社会力量积极积聚起来,这就是一种革命形势。清朝的最后几年全国一片反对的声浪,人民反对它,革命派反对它,立宪派反对它,连汉族地主也反对它,它能有活路吗?可以说是众叛亲离。所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全国响应。清朝灭亡是中国政治上的一件大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创了共和国,这是中国人民一个伟大的胜利、伟大的前进。
    
    以上简述了清朝三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轮廓,一个主线,做为贯穿新修《清史》全书的线索。但是,很简单、很粗糙、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希望大家讨论、指正,看看这样的线索行不行。历史本身是生动丰富的,三百年的清朝历史像一条万里长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雄伟壮观,你怎么样来认识它?怎么样来认识长江的真面目?你不能把长江的某一个河段、某个景点、某个港湾看作是长江,三峡虽然宏伟,但它只是长江的一部分,不是长江的全部,因此你只能把它浓缩,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浓缩到画在地图上的一条线。虽然长江的本来面貌不是一条蚯蚓般的小线,但只有浓缩到地图上的长江,我们才能看到它的源头、它的入海口、它流经的省份和城市、它接受的支流,也能相对看清它的漫长曲折,看清何处它是奔流的,何处它是拐弯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地图上的长江是最接近于长江的全貌。为了认识全貌,浓缩是必要的。我不自量力把三百年的历史画了一条线,画得像不像,希望同志们指正。因为我们写清史必须要贯穿一条主线,必须要有鸟瞰式的全景,必须要浑然一体。我阐述前8卷的内容,用意就在这里,就是使我们将来写出来的东西不至于支离破碎,有一个主线来贯穿,至于这条主线是否合适,还请各方专家、学者多加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