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国 ①托马斯·莫尔 ②威廉·坎登 :《大不列颠志》是英国史学史上划时代著作,具有可读性和文采,凸显了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按照自己的意愿理解历史。 ③培根 :成就主要在于哲学,写过《国王亨利七世统治时期史》。开创了近代哲学与史学主动渗透、结合的过程,把历史研究过程纳入经验归纳的过程,从而使史学进入了一般科学认识的领域,开始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 C.评价: 一方面:尚未真正树立历史进步观念,对史学的性质与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浮浅,使史学成为政治的附属品。 另一方面:1、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重新又把“人”放到了历史发展的中心,力图通过研究人的活动来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2、强调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3、考古学的兴起出现了真正的古代史研究。4、疑古精神的发展与文献校勘学的兴起,发展成为一种潮流和一门学问。5、历史传记体空前盛行。重视“人”的社会地位这一时代精神的具体反映。 二、理性主义史学(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A背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为前提,形成了一套以理性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而理性主义史学就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B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相信历史运动的前进性和可预见性。 C代表: 维柯《新科学》:将历史学认为是一门新科学,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 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人类理性不断进步,科学是社会进步的原因。 康德《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历史由集体创造,提出了历史的最终目的。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 伏尔泰:《风俗论》突破了基督教世界史体系和政治军事史传统,把文化史引入历史学,倡导文化史观。批判神学史观,将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比较研究。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以社会政治史为主,但出发点是人。高度重视人的理性,传达自由理念。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政治历史问题。 休谟,罗伯逊,吉本:论证现存英国制度合理性,保守倾向。莫泽尔:逆转推理法,以今知古。哥丁根学派:重视资料搜集分析,倡导专题和分类研究,重视历史辅助学科。 D评价:一方面,理性主义史学在反对宗教神学,推翻专制政权的斗争中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有过分夸大理性,强调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和共性,轻视偶然性和个性,否定中世纪等种种非历史主义的弊端。 附:美国边疆学派 1.背景: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在史学上的反应。 2.代表:特纳 3.思想主张: ①美国西部存在着一条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把边疆的扩张视作文明的扩张,是文明对野蛮的讨伐,把美国历史看作是一部不断向西拓殖的历史。 ②西部自由土地是支配美国社会发展的力量。 ③这条不断向西移动的边疆的存在,是产生民主主义,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因素,是美国有别于西欧国家的特点之所在。 ④美国文明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边疆消失后,地域间的冲突仍然存在。 4.评价: 首先,边疆理论受到了经济史观的影响,片面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抹杀了人的作用,理论存在许多缺陷,不能对美国历史做出完整的缺陷。突出西进运动的重要性却贬低东部和欧洲的影响,有狭隘的地方主义偏见。 但是,边疆学派的理论是美国本土生长的一个流派,从特纳开始,美国史学摆脱了欧洲史学的附庸地位,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此外,边疆理论的提出,恰巧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素材。 三、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十九世纪) 1.兴起背景: 浪漫主义史学是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大地上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思潮在史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浪漫主义最初是作为18世纪启蒙思想的组成部分而出现的,但是从19世纪初开始就取代了理性主义史学而占据西方史坛的主导地位,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简而言之,它反映了欧洲社会各阶层对法国大革命的失望和反感,同时又是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进入19世纪以后,浪漫主义思潮之所以来势凶猛、迅速席卷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因为它适应了欧洲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需求,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2.浪漫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第一、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第二、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崇尚历史学家个人情感对历史研究的必要性,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更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第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否认世界历史的共性,热衷于写作民族史和国别史,并开始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种族主义的倾向。 3.主要代表: 德国:繆勒;英国:柏克;法国:夏多不里昂,梯叶里,米什莱。 4.历史评价: 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将历史学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丰富了历史学的思想,使得西方史学开始逐步自觉的运用思想将文献资料粘连在一起。促进了国别史和历史著作的普及和近代语言学及近代史料学的发展。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 (1)人类历史是有机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连续性。 (2)对历史现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加以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具体了解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历史是多样和复杂的,不能用一般的世界历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开创了世界历史主义。 赫尔德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兰克与“政治的历史主义”。 四.兰克和客观主义史学 1.背景(历史学独立地位的确立条件): ①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对档案机构的建立和加强; ②重大政治军事和外交档案材料的公开; ③以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历史学协会等学术组织的成立和学术刊物的创立 ④在大量史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史学理论与方法也形成了初步规模 ⑤大学设立独立的历史系,建立历史专业博士生制度,历史学开始有计划培养专业人才 2、兰克史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的政治史 历史著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 主要思想: ①认识论:主张历史的作用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未来。坚信史学家通过对档案资料的考证与鉴别便可以再现真实的历史。强调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认为史学家必须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做到绝对客观。并且研究中心偏重于政治史。 ②方法论:重视对史料的考证,第一次明确史料运用原则,区分出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力求应用原始资料。不仅如此,还发展出一套史料批判方法,采用“外证”和“内证”相结合甄别史料。此外,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重要性,改变了近代历史研究的取材范围。在表述上进行如实的、个别化的描述,反对根据各种理论或抽象原则概括历史。强调对历史过程和现象的“领悟”。 3.兰克学派:兰克,魏茨,莫诺,吉泽布雷希。 4.评价: 一方面,客观主义史学参与培养了西方人的科学理性精神,其内证外证结合的方法也为近现代史考证提供了较好的模式,发展了史学批判方法。此外,以兰克为代表的大批史家完全将历史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以这种精神为史学研究培养出无数接触的继承人,显示了历史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理念。 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兰克史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方面也不断遭到挑战。首先,兰克不能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如实直书”,不能实现“绝对客观”, 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更无法达到所主张的史学功用价值。其次,兰克热衷于档案资料,但这些使他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治领域,很难延展到古代史和其他社会史领域,使得研究领域过于狭窄,方法较单一。 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60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第四章 现代史学 一.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过渡--世纪末的争论 1.背景:一方面,传统史学缺乏和大众的交流,失去了和整个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20世纪以来,现代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史学已经难以解释复杂的社会局面,社会出现动荡不安,一些观念开始动摇。新的思潮开始挑战就传统。 2.代表:布克哈特1ST----兰普勒西特MOST《文化史的方法论》 3.主要论战: ①兰主张历史学需要拓宽题材,扩大研究范围,不能束缚在政治史领域,而是扩大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此外,不满于兰克的英雄史观,而是应把社会或人类整体作为历史研究对象。 ②采取不同于兰克学派的新方法;兰克学派侧重于记述历史,而兰则要探明事实发生和变化的理论依据,试图用发生学的方法取代叙述的方法。 ③兰企图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重塑历史学,给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