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论孔子的史学贡献(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孔子研究》 崔凡芝 参加讨论

司马迁著《史记》,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以达"通古今之变"的著书宗旨,显然是对孔子"疏通知远"思想的继承。其断限,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贯通三千年,可谓上通;其体例由五方面构成,增强了叙史的广度,可谓旁通。所以后世研究会通思想的史家,总是将二人相提并论,郑樵所记"修书之本,不可不据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夾漈遗稿·上宰相书》),便是一种代表说法。
    继孔子、司马迁后,我国史著中的会通之作各具特色:刘知几之《史通》侧重研究史书著述的古今之变,杜佑的《通典》总结了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郑樵的《通志》与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做了历史文献方面的汇辑工作,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对古来学术文化做了通盘研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更成为"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的通贯古今的政治教科书。他们不论取何形式,全都贯穿了疏通知远的历史借鉴思想,形成了我国史学的通史传统,此传统实由孔子首开其端。
    (二)褒善贬恶的时代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就是要把历史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④,褒善贬恶这条书法成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时代内涵。古代史官之善恶标准,代表奴隶主政权的官方立场,褒贬一以奴隶制的礼义为违合。孔子的基本立场是地主阶级的,他为地主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创立了仁政学说,是封建政治理论、意识形态的奠基人。其"君君臣臣"的理论,已含有一种相对的要求,改一味责臣之旧例为互有约束,带有地主阶级初期的民主色彩,正是其取代奴隶制的进步之处。所以,孔子通过"道名分"进行褒贬的善恶标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阶级内涵,远非古代史官可类比,这是就政治立场而言。就行文技巧看,古史官有"告则书、不告则否"的规定。孔子非史官,仅依政治需要选用史料;古史官有"令不及鲁,故不书"的规定,孔子强调大一统,强调疏通知远,记事原则为"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大大超过了鲁史记载范围。就著史为现实政治服务这一点,从立场与行文考察,他都表现了鲜明的时代责任感。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是为"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引)。此语中的,概括出"《春秋》道名分"的批评对象,正是各层统治阶级。"正名"正是针砭时政的代名词。此事极慎重,故"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此事大冒风险,故孔子有着知我罪我惟《春秋》的忧虑。但他仍要"窃取其义"地注入自己的褒贬之意,强烈地表现其主观认识,正是时代责任感之所使。
    孔子之褒贬,有时通过选材,即传统所说"比事"的原则。无关紧要之事虽大不书,有关名分者虽小必书。如赐齐桓公胙、策名晋文公为侯伯之事皆不书,而于隐公元年书"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胙",这是件小事,却做了记录,因为仲子为惠公妾,天子赠之賵,实属失体。其他如家父求车(桓公十五年),毛伯求金(文公元年),都属君不君,臣不臣的表现。孔子选记,善恶自现。孔子也在遣辞用字上表现褒贬,即传统所说之"属辞"的原则,也称作"一字褒贬"。其实,孔子未必字字有用意,如"伐"、"侵"、"袭"等字之区别,也多沿用约定俗成之旧例,不可过多去穿凿附会。但有些用辞确有其用心所在,如改吴楚之"王"为"子",以纠正名称的混乱,贬斥诸侯之僭越。践土之会晋文公召天子一事,改写为"天王狩于河阳",对双方有失君臣之礼的做法委婉地纠正,讥刺之意自现。
    以属辞比事表现史家褒贬态度的做法,被后世史家所继承,又进而发展为独立于史文之外的论赞形式,如《左传》之"君子曰",《史记》之"太史公曰"等等,但无论如何变化,其反映史家之政治态度、忧患意识的实质不变,均能使史著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来,这一传统,也是由孔子首开其端的。
    (三)据事直书的斗争精神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了孔子表彰晋史官董狐"书法不隐"的斗争精神,揭开了我国史家不畏强暴、坚持原则、据事直书传统的序幕。
    在我国,据书法直书到据史实直书,有个发展过程。董狐写"赵盾弑其君"一事,是典型的据书法直书的例证,孔子在此既不是强调史实,也不是强调书法,而表彰的是史家的原则性、斗争性。这种原则性与斗争性,经后世史家的斗争,与据史实直书结合后,便保证了我国史著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据《公羊传》记载,孔子著史有所谓"三讳"原则,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对后世有恶劣的影响,首先隐瞒历史的真实性,造成史实的淆乱;其次助长了特权思想,使统治者欺世盗名而肆无忌惮;第三为史家运用曲笔提供借口,使史德沦丧。这一后果孔子是有责任的,但对此也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第一,"三讳"盖旧书法之遗存。孔子对旧书法不尽遵从,但亦未完全摆脱,"三讳"说即其例。第二,孔子"正名"达到的依然是君臣上下的等级秩序,与旧礼义之别贵贱、序尊卑之规范一脉相承,维护尊者、长者是政治的需要,维持大局的安定,就是最大的直道。正如他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三讳"对于地主阶级稳定政局也是必要的,刘知几深闇其旨,认为"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史通·曲笔》)。就此看,正名说与三讳说实质一样,均为阶级的需要,时代的必然现象。随着封建集权政治的加强,演变为专事迴护隐恶的曲笔现象,是我国史学发展中的阴暗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