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羽在三十年代的孔子研究及其意义(3)
不过,孔子劝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要施“仁政”,吕振羽认为,这对于没有方向,不能自己打开出路的农民,是能受到一些实惠的。这虽然是统治者一种“治人”的手法,然较之不顾人民死活的暴君政治,是略胜一筹的。孔子反对统治者对人民滥用刑罚,不主张对农民无限制的剥削。当然这是一种“软化农民的麻醉政策”,“在孔丘的政治学说中,并不是主要的东西”。[(19)]事实上,孔子视农民为“小人”,从先天的品质上就是恶劣的,较统治阶级要低劣一等,所以对农民要实行一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意识,必须用“刑罚的惩治主义”来对付。[(20)] 但是,孔子提出的一套主张,在孔子生活时代行不通。究其原因,吕振羽认为,首先是孔子的“正名”主张只符合当时各国大封建诸侯的要求,而与事实上已取得各国实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正相反。因而各国诸侯虽欢迎他的主张,可是,他们已成了没有实权的“赘旒”。而掌握实权的各国“大夫”们反对他的政治主张;其次,孔子维持封建领主支配的政治主张和新兴地主--商人的利益也不完全符合,从而不能取得他们的同情;第三,孔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农民的同情,农民是坚决反对他的。[(21)] 欢迎孔子的主张的,只有各国的大封建诸侯和那些走向没落的中小领主集团--“士”,他的主张,最符合于“士”的要求,从而自始便取得这一阶层的热烈欢迎与拥护。孔子就以“士”这一阶层为基础去策动其政治运动,结果是他的政治活动愈积极,便愈招致各国实际权力者的疾视和冷落,甚至与他为难,使孔子吃尽苦头,成为“丧家之狗”了。[(22)] 三、关于孔子的思想体系和核心思想问题 对此问题的研究,当时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周予同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由本体论、道德哲学、教育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五部分组成,其中道德哲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核心”。[(23)]张东荪则认为“孔子不讲形而上学而只讲道德问题”,表现了“中国人的思想一种特性”,[(24)]稽文甫认为孔子是“人文主义者”,人文社会是仁的社会、礼的社会,实现人文社会的主要手段是“正名”。[(25)]吕振羽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并没有考虑到宇宙本体论的问题,因为孔子是一个政治家,他的学说只从政治问题的解决上出发,只提到“人生哲学”的问题;同时他系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只肯从主观观念论上去说教,而抹煞客观的存在。孔子没有提到人的精神是独立的存在与发展的,还是受着何种外的存在的支配的问题。他只是直观的认为人有“先天的”“秉彝”的“仁”。[(26)]孔子以“礼”和“正名”作为维护封建的等级政治制的基本原理,并作为奠定等级制的政治机构;以“德”和“刑”作为对被统治者进行统治的两种手段。[(27)] 对于孔子的核心思想,吕振羽同当时的多数学者一样认为是仁。稽文甫认为“礼本乎仁,是仁的表现,仁的象征。”[(28)]吴博民认为“孔子的根本观念是仁。”[(29)]吕振羽认为“孔子思想出发点的仁,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仁是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政治、伦理等方面的东西都是被派生的,是以仁为源泉,而又受其决定的”。“仁”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据,是随同父母二人交合受孕而俱来的。也就是说“仁”是先验的精神的东西。[(30)]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论语》论仁,凡109例,含有多方面的意义。吕振羽认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仁”表现孔子在哲学上的“独断论”。因为孔子认为“仁”只是以“人”为条件的先天秉赋,“仁也者,人也”。同时孔子又认为“小人”不能“仁”,从而构成他自己理论上的一个矛盾。在这矛盾的交叉点上,后来便演化成孟轲的性善论和荀卿的性恶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