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历史编撰学上的贡献 浙东史学在编纂学上也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在体例上他们推崇编年体。我国编年体史 书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最为著名。历代浙东学者研治这三书的有很多 家。受其影响,他们著述也多采用编年体和表谱体。南宋吕祖谦有《大事记》,陈傅良 有《建隆编》、《皇朝百官公卿拜罢谱》等,蔡幼学有《国朝编年政要》、《续百官公 卿表》等。入元以来温州有陈刚的《历代正闰图说》,处州有范霖的《历代编年图》、 郑镇孙的《历代史谱》。明代万斯同有《历代史表》、《明史表》等多部史表作品,其 《历代史表》之作,被黄宗羲称为“不朽之盛事,大有功于后学”。全祖望继承了这一 传统,作有《孔子弟子表》、《甬上望族表》、《古今通史表》、《历朝人物世表》、 《历朝人物亲表录》、《公车征士表》六部表谱作品,并在学案体著作《宋元学案》中 增加了“学案表”。章学诚也重视表的作用,认为史表的适用范围很广,既可以表人、 表年,还可以表解事类。近代陈黻宸拟作《中国通史》、《地理史》体例中都列有十《 表》,章太炎《中国通史目录》中也首列四《表》。 从经世的目的出发,浙东史学家又多从事近现代史的修撰。叶适认为史家的职责不仅 应“继采前史遗事”,更重要的是“示当世得失之林”。黄宗羲认为“国可灭,史不可 灭”,在明亡之际,他把历史研究的重点落在明史上。蔡元培认为“史学所重,尤在近 世史,良以现代社会皆由最近世史递嬗而来,因果相连,故关系尤为密切”。他特别重 视清史的研究和清内阁档案的保存整理,上书请求政府将清内阁档案拨给北大作为史学 研究的材料。他的《五十年来中国之哲》、《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等都是当代史 研究的重要著述。如本文前述“浙东史学的成就”中所反映出这么一个事实,南宋的史 家重视宋史的撰述,清前期的史家重视南明史的研究,而近代的学者又重视清以来的历 史研究。 责任编辑注:本文因篇幅过长,在转载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