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教哲学的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 在道教哲学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一些概念(如“精”、“神”、“气”),最普遍的概念(如“道”)可上升为哲学范畴,由概念范畴进一步构成道教哲学的命题(如“我命在我不在天”),一系列命题组成道教哲学的理论(如道教哲学的人生论)。在道教哲学的概念、范畴方面,首先应提及的是一些工具书对其作了初步的整理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1988年)中的道教“教义、术语”、《简明道教辞典》(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的第二部分“道教教义理论”、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五编“教义规戒”和胡孚琛主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四部分“教理教义及基础知识”用现代语言解释和分析了一系列道教哲学概念、范畴(如“道”、“德”、“玄”、“一”、“自然”、“命”等)的内涵,并指出了这些内涵的文献依据。其次,一些学者着力探讨了道教哲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汤一介《论道教的产生和它的特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6年第1期)认为道教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气”,如果能把“气”的概念涵义以及由“气”这一概念演变出来的概念范畴体系作出认真的分析,将会对道教的特殊本质有深入的了解。陈兵《道教之“道”》(《哲学研究》1988年1期)认为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和最高哲学范畴。该文指出,历代对道的诠释有四种,即分别以道为最高主神、气或元气、理、心或神。王明《谈谈道教哲学的范畴》(《求索》1984年2期)阐明了“混元”、“承负”、“道”等道教哲学范畴的内涵,并且指出,“混元”、“承负”为道教首创,“道”虽承自老子,但道教将其原义“无”改造成了一或元气。另外,有些学者专门分析论述了某些人物或道经的道教哲学概念和范畴,如李家彦《〈太平经〉的元气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2期)、汤一介《〈太平经〉中“气”的概念分析》(收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黄海德《李荣二道论蠡测》(《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3期)、李叔达《成玄英论“三一”》(《宗教学研究》1996年4期)、李刚《成玄英论“玄”与“又玄”》(《宗教学研究》1996年2期)、《〈道教义枢〉论“有无”》(《宗教学研究》1997年3期)、《〈道教义枢〉论本迹与体用》(《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8期)。在道教哲学的命题和理论方面,丁培仁《试析道教的“长生不死”信仰》(《宗教学研究》1988年2-3期)和郭武《论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1期)对道教的核心命题“长生成仙”作了论析。郭文认为可将长生成仙信仰的内容概括为人对自身局限的超越(包括对人的生命之有限的超越和人的能力之有限的超越两个方面),并且论证了道教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宇宙生成与运动学说、神灵及灵魂学说、政治伦理学说和宗教修炼学说都与长生成仙信仰有关,道教成仙信仰实为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或枢纽。丁小萍《论道教的现世观念》(《浙江大学学报》1992年2期)、《道教享乐观念的分析》(同上1994年4期)和贺圣迪《道教是求生的宗教》(《上海大学学报》1995年1期)从分析道教的人生价值观念入手,揭示了道教重生、入世、追求享乐等迥异于其他宗教的特色。汤一介《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哲学研究》1981年1期)以有关早期道教的文献为依据,分析了道教的最高信仰及其理论根据--神秘化的“元气论”。论文认为,道教以长生不死为最高要求,长生不死又以神形不离为上,而神形不离之所以可能,主要是由于“气”的作用。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哲学研究》1988年1期)、刘国梁《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1期)、丁小萍《道教认识方式概论》(《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1期)则力图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道教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刘仲宇认为道教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流动思维和唯象思维,刘国梁认为道教思维方式的特点表现为法自然的思维框架、天人相参或主客合一的主体思维方式、虚无无为的思维追求,丁小萍认为“天人合一”就是道教把握认识客体的基本思维框架,道教的认识方式以非理性认识方式为主,理性认识方式为辅。 (三)道教哲学史 学界对道教哲学史的研究是从三个层次开展的。一是道教哲学通史。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李刚《道教与中国哲学》(系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四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算得上这一领域中最详尽也最佳地把握了整个道教哲学发展脉络的著作。该著按照道教哲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将道教哲学划分为汉代道教哲学、魏晋道教哲学、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宋明道教哲学这四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历史阶段中道教哲学的思想来源、内容、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如认为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受佛教的影响,其侧重点由此前的本体论转向了心性论,这段时期是道教哲学的转型期,追求的目标由外转向内、从追寻成仙的外在依据转为对内在依据的究诘。这一转变最终为宋明道教哲学完成。宋明道教哲学之所以成熟,是受到宋明理学、禅宗和首都内丹这三方面辐射的结果。从宏观上看,宋明道教哲学可剖析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无极-太极的宇宙论、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和主静去欲的方法论。陈耀庭《道教哲学的演化和主要特点》(《宗教问题探索》1989-1991年文集)一文则简明扼要地分析了道教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演变的特点。该文认为,东汉末年道教将《老子》之“道”改造为聚形可成太上老君的炁,从而将神仙论和宇宙生成论统一起来,为整个神学和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哲学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全面阐述其宇宙论和神仙观。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道教哲学逐渐体系化,以道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和神仙观渐趋完整。南宋以后,道教哲学以探究人的禀赋为重点。二是断代道教哲学史。这方面的研究首先体现于一些著作之中,如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秦汉卷,1985年;魏晋南北朝卷,1988年;隋唐卷,1994年)、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重版)、李刚《汉代道教哲学》、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对各个历史时期道教哲学的内容和特色作了详略不等的叙述和论析。另外还有一些有关断代道教哲学的论文。郭武《论道教初创时期的神学思想》(《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2期)认为早期道教在哲学基础上阐述了其神灵创世、灵魂永存和宗教修炼等神学理论、论证了实现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实现的途径。李刚《魏晋道教哲学三题》(《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2期)通过对魏晋玄学与道教哲学、葛洪的形神统一论及证明神仙不死之道的方法论、葛洪论内圣外王与儒道双修这三个问题的论析证明,魏晋是道教哲学粗具体系的时期,它进一步把儒道两家的特长结合起来,形成内圣外王即内道外儒的思想体系。萧箑父《隋唐时期道教的理论化建设》(《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1期)认为这一时期道教的理论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道教开始占领老庄玄学阵地,大兴注老解庄之风;其次,道教着力于融摄佛教的思辨成果,用以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最后,道教理论化的后期发展日益趋向于并包容在三教融合的思潮之中。三教由对立斗争而趋向融合是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关于唐以后的断代道教哲学,至今还鲜有专文论述。三是道教哲学中某一具体学说的发展史。郭武《道教长生成仙说的几个发展阶段》(《宗教学研究》1992年3-4期)将道教的长生成仙学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初创时的道教如何奠定了长生成仙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时的道教成仙说如何得以成熟和发展,唐宋时期的道教成仙说如何与佛教融合并在理论上发生了转折,元明时期革新后的道教如何走向鼎盛及衰微。蒙文通《道教史琐谈》(《中国哲学》1980年第4辑)对历代道教徒解老注老之作中体现出的道教老学思想作了初步勾勒,试图以此窥见道教思想之源流、派别、发展和变化。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对道教中融佛教和老庄义理为一体的重玄学说作了历时性的探讨,将重玄学说的历史归结为四个阶段和三次宗趣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