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教哲学经典 道教经典内容广博,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成份,有些道经如《抱朴子内篇》更是满篇哲理,成为道教哲学的代表之作。学界对道教哲学经典的研究成果可分为著作和论文两类。研究道教哲学经典的著作有四种,一是道教史和道教思想史类的著作,如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和1985年)、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至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至1996年)和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对各个时期出现的重要道经如《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黄帝阴符经》、《坐忘论》、《化书》、《悟真篇》等不仅考订其成书年代与作者,而且对其哲学思想也有提要勾玄式的评论。二是道经文献的整理之作,如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沐《悟真篇浅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王明《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朱森溥《玄珠录校释》(巴蜀书社1989年版)、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版)等书在前言或附录中都有专文论述各经的哲学思想,当然也论及了其他思想。这些著述集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于一炉,颇具参考价值。三是专书研究之作,这方面只有唯一的一部,就是胡孚琛的《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这部专著将道教哲学经典《抱朴子内篇》置于魏晋时期神仙道教形成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分别论述了该经蕴含的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其中第五章专论《抱朴子内篇》中的道教哲学,条分缕析地论述了该经的哲理,包括依违于唯心论和朴素唯物论之间、“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生思想、寓道于术、以道为本的可体得哲学、论证方式的析理倾向、认识论、物类变化观和以气为本的人体观等内容。四是某些学者的论文集,如王家佑《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版)收有《崔希范〈入药镜〉内炼思想初探》,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中收有《〈阴符经〉评述》、《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老子想尔注〉与五斗米道》、《〈太极图〉、〈无极图〉、〈太极先天图〉蕴意及源流考辨》等有关道教哲学经典的论文。除著作外,还有论文类的成果,多集中讨论道教哲学中比较典型的几部道经。早期道经《太平经》的研究成果最多,改革开放前主要探讨《太平经》与政治的关系和对其进行文献整理,后转向对其主要思想包括哲学思想进行论析。如卿希泰《〈太平经〉的哲学思想》(《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1期)从驳杂的《太平经》中整理出了四个方面的道教哲学思想,即关于元气和道、一的思想,关于形神关系的思想,关于认识论的问题,关于辩证法的思想。早期道教中还有另外三部经典,即《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李刚《道教老学的前驱--〈老子河上公注〉》(《天府新论》1993年3期)和《道教老学的诞生--〈老子想尔注〉》(《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1期)两篇论文试图证明,自《河上公注》把老子之“道”解释为神仙之道,《想尔注》继此进一步把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使《老子》的哲学之道演化为宗教之道,最终促成了道教老学的产生。这种观点似已成为道教学界的共识,其他论述这两部解老之作的论文虽表述方式有别,其见解均不出乎此。至于《周易参同契》,王占元《〈周易参同契〉的哲学思想》(《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3日)认为此经以《周易》和《老子》及其哲学体系作为炼丹的理论根据,它在对物质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既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也附会了许多错误的形而上学观念。除早期道教的经典外,在道教哲学史上还有其他一些具有某种特色的经典,如出于晋代的《西升经》首次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地”的主体论命运观,《抱朴子内篇》对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的道教信仰作了最全面系统的论证,出于南北朝时期的《阴符经》对天人关系有精到的认识,成于五代的《化书》对道教变化观作了形而上的思辨,等等。关于这些道教哲学经典,可参考卢国龙《〈西升经〉成书年代及基本思想》(《中国道教》1987年2期)、容肇祖《读〈抱朴子〉》、王明《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5期)、卢翼宁《论谭峭“化书”》(《江海学刊》1983年1期)等论文。 (五)道教哲学家 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道士和道教学者,除一般的宗教实践活动外,他们还致力于道教教义和教理的整理、阐发和改造,使道教的哲学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从理论上为道教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道士和道教学者,完全可称其为道教哲学家。道教学界十分重视对这些道教哲学家的研究,通行的道教史或道教思想史著作在编写体例上一般都以时代为经,以这些道教哲学家为纬,而许多论文更是有关这些道教哲学家的专人研究之作。在唐以前的道教史中,晋代的道教理论家和哲学家葛洪得到了较为详尽而透彻的研究。杨向奎《论葛洪》(《文史哲》1961年1期)认为,葛洪的世界观从整体上看是唯心主义的。许抗生《葛洪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3期)认为葛洪的道教思想一方面是对历史上神仙学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早期道教(或称原始道教)思想加以改造的结果。葛洪改造早期道教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把道教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二是首次给神仙学提供了一个哲学根据,三是指明了成仙的途径与方法。其他一些论及葛洪的道教哲学思想的论文有:卿希泰《试论葛洪的神仙不死思想》(《中国无神论论文集》1982年)、戢斗勇《葛洪的“玄”“道”与“一”不是一回事》(《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5期)、胡孚琛《葛洪的哲学思想概说》(《孔子研究》1988年4期)、钟国发《葛洪思想新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1期)、李刚《葛洪神仙学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1期)。其次,学界对南北朝时期的两个关键人物--北朝的寇谦之和南朝的陶弘景也进行了初步研究。汤用彤、汤一介合著的《寇谦之的著作与思想》(《历史研究》1961年5期)认为寇谦之的新道教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产物,其内容多为儒家的礼、佛教的戒律和生死轮回说、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玄学理论。牟钟鉴《论陶弘景的道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1期)认为陶弘景的道教思想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有几点新意,其中在哲学思想上的新意是养神和养性兼顾,炼养之要,贵在中和。 对于唐宋时期的道教哲学家,除了一些单篇论文外,以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第六章《道教学者在唐宋时代的相继出现和道教理论的发展》论之最为系统和详备。该章认为,唐宋时代是道教教理不断深化和向前发展的时期,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唐代的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筌,五代十国的杜光庭、谭峭,北宋时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都是道教思想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该章对这些道教学者的哲学思想体系都作了初步揭示,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宋以后的道教哲学家大多未被探讨,只有少数几位有专文论析,如元代的杜道坚、明代的张宇初、清代的刘一明、民国的陈撄宁、卿希泰《杜道坚的生平及其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简要分析了杜道坚的养生思想和修持理论及其与当时道教南北宗的异同,指出了其在道教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卿希泰《宇初的“天人一致”的宇宙观和修道论》(《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1期)介绍了张宇初天人一致的宇宙观和修道思想,认为其理论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将儒学特别是宋代理学之融为一体。张宇初的这种努力虽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却反映了当时三教融合的总趋势符合学术思想发展的潮流,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马序、盛国仓《刘一明道教哲学思想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3期)认为刘一明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全真教义,具有较高的思辨理论性。该文从宇宙观、人性论、修炼之道和三教合一说等方面对其作了分析和探讨。李养正《论陈撄宁及所倡仙学》(陈撄宁《道教与养生》附,华文出版社1989年版)从“仙学”之提出及其依据、仙学主旨及古仙学的特点、“仙学”之理论与方法、对陈撄宁及其仙学刍议这几个方面论述了陈撄宁的仙学思想,展示了这位近代道教大师对道教的睿智思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