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书法略论(3)
要讨论《三国志》是不是有曲笔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从晋初的政治形势和作者撰著 三国史的意旨的研究入手,进而探讨与之相适应的记事方法义例的特点,方才可以下断 语。 先看晋初形势与作者写《三国志》的意旨。 太康元年(公元280)三国中最后一国被灭,它宣告西晋王朝结束汉末以来分裂割据局面 ,实现华夏大一统的武功的胜利,并开始进入全面文治的时代。 对于刚刚统一全国的西晋王朝来说,当时面临的形势是:新朝立国未久,灭国人心动 荡。例如,益州刺史袁邵“抚恤有方”。泰始元年春修治城池事先未报告而被朝廷征还 ,故蜀侍郎常忌诣相国府陈辞曰:“远国初附,当以渐导化,不宜改易州将,失遐外心 。”⑤足见一个地方官的调动任免也影响到一方的安定。泰始四年,故蜀中军士王富“ 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利用诸葛亮曾在蜀人中的影响,“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 ,转侵江源”⑥。蜀人怀思故国旧情由此可见一斑。至于故蜀民人谋杀新朝将吏之事则 于史多见。据《华阳国志·大同志》载:“(泰始)七年,汶山守兵吕匡(或作吕臣)等杀 其督将以叛。”又:“(咸宁)四年春,汉中郡吏袭祚等谋杀太守姜宗以叛”等。灭吴后 ,“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⑦。在北方,政治骚动、军事冲突也时有发生。 ---------------------------------------- 注释: ①《潜研堂文集》卷24《三国志辩疑序》。 ②《柳南随笔续笔》卷3《三国志》。 ③《朱子语类》卷105。 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4《汉魏正闰》。 ⑤《华阳国志·大同志》。 ⑥同上。 ⑦《晋书·王浑传》。 ---------------------------------------- 与上述形势直接关联的是关于蜀、吴二国历史地位的论争和评价。这个问题,应该说 是自三国形成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在学术方面,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指出:“及魏代三雄,纪传互出 。《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 清人朱彝尊指出:“于时作史者,王沈则有《魏书》,鱼豢则有《魏略》,孔衍则有《 魏尚书》,孙盛则有《魏春秋》,郭颁则有《魏晋世语》,之数子者,第知有魏而已。 ”①清人钱大昕也指出:“当时中原人士,知有魏,不知有蜀、吴也。”总之,在魏晋 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有蜀、吴的历史地位。 然而,关于蜀、吴历史地位的论争和评价,远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须知,它 是服务于魏晋政治的。故而,它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当三 国鼎立之时,这种尽管带有攻击性、敌视性的论争和评价,却是彼此把对方都奈何不得 的。可是,当新朝继魏立国,一统天下之后,这种过去一度是三方的论争,如今就变成 了一方说了算,蜀、吴都没了发言权。这样一来,可就不得了啦。当朝的“群然一词指 (蜀、吴)为伪朝”②你蜀、吴的遗臣遗民们还讲什么地位?什么利益?他们只有在政治上 俯首听命,承受着历史的重负和政治压抑。对于他们,仕进之路是曲折的,昔日在社会 生活中的宽松和自由失去了不少。今考晋史,时至西晋一统天下之后的太康(公元280- 289)中朝,指蜀、吴为伪朝,依然是西晋君臣的政治习用语。如太康中晋武帝下诏称吴 国遗臣陆喜曰“伪尚书”并及其余十多人;王睿上表,有文曰“伪吴君臣”云云;挚虞 上《太康颂》其称“(刘)备僭岷蜀,(公孙)度逆海东,(孙)权乃缘间,割据三江”云云 。不一而足。尽管司马氏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先后采用了“除汉宗室禁锢”、“弘纳 梁、益,引援方彦”和“吴之旧望,随才擢取”的方针政策,来笼络和安抚蜀、吴之士 ,但是,我们从现今遗留下来的有限的史料的中仍然可以窥见,由于西晋当局在思想上 、政治上、社会舆论上和学术上,尚未对蜀、吴的历史地位的旧有评价作出修正,故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列政策的实施。兹举几例:在日常生活中,晋朝人士以吴人为亡 虏而备加嘲讪戏谑,据《晋书·周处传》载:身兼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东将军 、京陵侯的王浑,“及吴平,……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余, 得无感乎?’周处的心不能平,反唇相讥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吴亡 于后,亡国之感,岂惟一人?”听罢周处的话,“浑有惭色”。欲刺痛人心者,也为人 所刺痛。历史留下的创痛,对于当时的人们太大了。又据《何攀传》载,攀为官“甚得 名称”,后“除廷尉平,时廷尉卿诸葛冲”仅“以攀蜀士,轻之”,可见蜀士在朝者尚 且如此地位,在野者更可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