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新大陆游记》与梁启超的美国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暨南学报:哲社版》 宋德华 参加讨论

就具体的问题而言,梁启超的上述批评并无大的不妥之处。毋宁说,旁观者清,梁氏作为一位来自东方的局外之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所不可避免存在的痼疾,更容易保持一种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并且不乏深刻之见。但是,从基本态度来说,梁启超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有意贬损也是明显的。一是表现在书中仅根据个别事实的表面的简单的比较(如说美国总统多出庸才,英国则多出英才;美国参加竞选的人数众多,而英国参加的人数较少;美国官员更迭频繁,英日等国则较为稳定等),就笼统地断定民主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二是表现在书中故意只谈民主共和政治的缺点而不谈其优点,对此梁启超并不加以隐讳。他在专论“美国政治之缺点”一节的末尾写道:“以上所论,言美国民主政治之缺点居多。虽然,以赫赫之美国,岂其于政治上无特别善良之处,而能致有今日者?其所长者多多,固不待问,余亦稍有所心得,但今以编辑之无余裕,姑略之,以俟异日。”(第583页)美国之所以富强进步,是因为政治上有“特别善良之处”,“其所长者多多”,梁启超是明确地看到了,这其实也就间接肯定了民主共和政治的优越。但维新派是主张君主立宪而反对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因此看到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优越也不愿意宣传,以免不利于固守自己的政见。所谓“编辑之无余裕”,很容易看出只是一个托词。一方面赞美美国的平等自由精神,另一方面又批评美国的民主共和政治,这突出地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实践之间的矛盾。戊戌后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一翼,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之下并未失去对政治进步的追求,但限于自身的力量,其追求又是相当无力的。他们还不愿也不敢放弃“变法的皇权”这面已经逐渐黯淡的旗帜,因此很自然地渴望出现英、日君主立宪似的局面。梁启超对待美国政治的态度,可以说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的例证。
    第三,多方剖析美国现存的严重社会问题,对美国未来发展的前途表示深切的关注。
    到新大陆实地考察之前,梁启超头脑中的美国形象是相当完美无缺的。通过实地考察,他感到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前述他所批评的美国政治的缺点之外,他还剖析了美国存在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贫富悬殊、种族歧视和移民三大社会问题。
    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现象,也是相当典型的社会问题,在美国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梁启超以纽约为代表,对贫富悬殊问题作了具体的揭示。他认为:“天下最繁盛者宜莫如纽约,天下最黑暗者殆亦莫如纽约。”(第461页)书中在描绘了一个“繁盛之纽约”之后,紧接着作为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个“黑暗之纽约”。黑暗情形之一是贫民窟的非人生活。贫民居住的地方,交通、住房、生活和卫生条件都极差。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贫民区人口死亡率很高,“每千人中至卅五人有奇。其五岁以下之小儿死亡者,每千人中至百三十九人有奇;较之纽约全市普通统计,每千人实应死亡廿六人有奇耳”,即贫民区的死亡率高出纽约平均死亡率的四倍以上。此外,犯罪率也高居不下(第462页)。目睹此景,梁启超无限感慨地写道:“杜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吾于纽约亲见之矣。”(第462页)进而,书中摘引了由“社会主义家”所做的一个统计:“美国全国之总财产,其十分之七属于彼二十万之富人所有;其十分之三属于此七千九百八十万之贫民所有。故美国之富人则诚富矣,而所谓富族阶级,不过居总人口四百分之一”,并认为“此等现象,凡各文明国罔不如是,而大都会为尤甚。纽约、伦敦,其最著者也。财产分配之不均,至于此极”(第462~463页)。黑暗情形之二是与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相伴而生的所谓“智者愈智,愚者愈愚”的现象。梁启超在纽约“观各公司之制造工场”时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资本家阶级与体力劳动者的严重对立,工人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被完全束缚于机器,智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妨碍。书中非常生动地评述道:“近世之文明国,皆以人为机器,且以人为机器之奴隶者也。以分业之至精至纤,凡工人之在工场者,可以数十年立定于尺许之地而寸步不移。其所执之业,或寸许之金,或寸许之木,磨砻焉控送焉;此寸金木以外,他非所知、非所闻也。……彼摩尔根、洛奇佛拉之徒,以区区方寸之脑,指挥数千兆金之事业,支配数十百万之职员,历练日多,才略日出。而彼受指挥受支配之人,其智识乃不出于寸金寸木。呜呼!何其与平等之理想太相远耶!此固由天才之使然,然亦人事有以制之。准是以谈,则教育普及之一语,犹空言耳。”(第463~464页)从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极端化看到了劳动者在智识上所受的压迫,看到了资产阶级宣称的“平等”理想的渺茫和“教育普及”的空洞,这是梁启超观察敏锐深刻的地方。但应指出的是,他将资本家阶级与工人的差别说成是“智”与“愚”的差别,并仅仅将此差别的原因归结为“天才”与“人事”两个方面,又显然是相当皮相的见解。黑暗情形之三是妇女中的贵贱之别及妇女地位的普遍低下。书中对此的揭露是颇为尖锐的:“美国号称最尊女权,然亦表面上一佳话耳。实则纽约之妇女,其尊严娇贵者固十之一,其穷苦下贱者乃十之九。娇贵者远非中国千金闺秀之所得望,下贱者亦视中国之小家碧玉寒苦倍蓗焉。……卖淫业者之数殆逾三万,其号称良家而有桑濮之行者且遍地皆是也,此亦纽约黑暗之一大端也。”(第463~464页)不为“最尊女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据实写出纽约妇女的穷苦、怨旷、被迫为娼等黑暗情形,表明了作者所持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在观察思考贫富悬殊问题时,对“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运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重视的态度。他认为美国社会的贫困现象虽有慈善事业加以补救,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出路何在?他的回答是只能搞社会主义:“吾观于纽约之贫民窟,而深叹社会主义之万不可以已也!”“观于此,而知社会之一大革命,其终不免矣。”(第463页)不过,整个来看,梁氏的赞同社会主义,多因有感于贫困现象而起,情绪化的色彩很浓。其实他对社会主义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有很大的片面性。他所认可的社会主义,主要指当时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他着眼于未来时欢迎社会主义,联系现实时却反对实行社会主义。他对社会主义采取的是一种保守的态度,未能积极地将其用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这与孙中山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后产生了民主主义思想大为不同(详见第465~466页梁氏对社会主义的评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