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2][4][5][18][26]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05,195,203~227,225,145,208. [3][11][12][14][15][27]康有为。日本变政考[M]。故宫藏进呈本。表4,卷6,卷1按语,卷6按语,序,卷1按语。 [6]康有为。请以爵赏奖励新艺法新器新学,以励人才而开民折[A]。见:沈茂骏。康南海政史文选(1880~1898)[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7]参见:康有为。康有为遗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73.另见:康有为:物质救国论[A]。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57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会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8 [9]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99. [10][30]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M]。故宫藏进呈本。第六各国比较商务表,按语。 [16][19][20]康有为。日本目志[M]。故宫藏进呈本。卷10按语,卷7按语,卷10按语。 [17]汤浅光朝。中国近代科技史,解说与年表[J]。中国科技史料。1982,(4)。 [21]康有为。波兰分灭记。序[A]。见:沈茂骏。康南海政史文选(1880~1898)[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285 [22][29]汤志钧。康有为政记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1.169。 [23]康有为。各国比较民数表。按语[A]。转引自: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64~65。 [24]康有为。南海先生诗集(卷2)[A]。吴熙钊,黄明同。康有为是期遗较述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25]康有为。杰士上书汇录(卷3)[M]。故宫藏进呈本。 [28]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58.21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