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40年代在香港的学术活动所透视的史学观念(6)
着重实物考古的史法 翦伯赞在港期间所主编的《文汇报》《史地周刊》于首期《编者的话》中,明白道出考古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史料,并且列出史料性文章亦是受欢迎的稿种之一(注:《“史地周刊”编者的话》,香港《文汇报》,1948年9月10日7版“史地周刊”第1期。)。全中国首创的考古专业,即北京大学考古系前身,就是由翦氏出掌北大历史系系主任时期(1952年院系调整后)所创办(注:参见1.张传玺、杨济安:《翦伯赞传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记丛书)》,第3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352页。2.张传玺:《翦伯赞》,《中国史学家评传》(下册),第1548页。3.田余庆《为史学长青尽力--纪念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九十周年》,《北大史学》(1),第252页。)。至于翦氏在港期间有关考古的活动纪录,主要有《舶寮岛史前遗迹访问记》一文。此文“前言”重点是翦氏认为舶寮岛文化,乃南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一个支脉,其曲型特征如“梯形石斧”、“粗石环”,于北中国新石器文化的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二系统中均未曾见(注:参见《舶寮岛史前遗迹访问记》,第171至172页。另参见严文明:《片断的回忆》,《翦伯赞学术纪念文集》,第66页。);是故舶寮岛文化与北中国的青铜文化并无承袭关系,却证实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南部沿海一带的岛屿上就有人类居住”、“一种具有与中国史前文化不同的人类”(注:前引书,第170页。)。 舶寮岛又名舶寮洲、南丫岛。岛上的史前遗迹,是英人芬神父发现的,时间约是1932至1936年间。芬神父的报告曾刊于《香港自然科学家》第3卷至第7卷,题为《舶寮岛上之考古学的发现》。岛上三个重要遗址是大湾、洪圣爷、榕树湾(注:前引书,第174页。)。翦氏于1948年8月16日一行60多人往舶寮岛访古,字里行间,犹现当日翦氏对考古的兴味盎然: 我们坐在树荫下面,仍然汗流不已。虽然汗流不已,但这时我心中的喜悦实难以形容。因为我知道,大湾和洪圣爷是芬神父发现史前遗物最多的地方,也许在顷刻之间,我就能获得一些远古人类的消息。即使不能,我能徘徊于这远古人类的遗址,也是一件最大的乐事(注:前引书,第175页。)。 翦氏大概是熟读芬神父报告然后访舶寮岛的,文中不时援引芬神父之说: 我们在坑井中和坑井附近的沙滩上,获得了许多刻文陶片,但始终没有发现芬神父没有发现的标志先氏遗址的变色土层。 …… 芬神父关于这里没有发现变色土层的说明,是以为这里不是史前人类固有的村落,而是一个冬季的屯营,这里的遗物是屯营里的什物沉没到砂地里的。我不同意芬神父的这种解释,因为冬季的屯营决不会筑在这靠近海滩或海滩的上面。为了避风,屯营应该建筑在靠近山脚的地方,即今日建筑村落的地方。 因而我以为埋藏在沙难或沙滩附近的史前遗物,并不是原来就在这里,从另一种现象也可以证明,即遗物的分布,并不集中,例如刻纹图片,不仅从坑井中可以掘出,有些简直就暴露在现在种植着蕃薯的田地的地面上(注:前引书,第177页。)。 翦氏对是次舶寮岛访古的收获,特别是360余片陶片,描述不遗余力;从陶片的质料、色泽、纹节及制作技术等,均作细致说明(注:前引书,第179至181页。),从而作出以下的总结: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这次访古所得,并没有超出芬神父的发现……但由于这一次的访问,我们证实了芬神父并没有把这两个遗址(按:即大湾及洪圣爷湾)所含的史前文物完全搜集出来…… 最后,由于这一次的访古,使我更加确信舶寮岛的史前文化是一种与北中国史前文化不同的文化(注:前引书,第181页。)。 在“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史学”一节中,已引过翦氏复读者函的意义,今欲阐释其“着重实物考古的史法”亦见其复读者函件中:《关于台湾的石环及其他--复李规先生》: 你在台湾得到两个石环,从你信上的说明和照片上所显现的形式看来,毫无可疑这类的石环是属于南太平洋史前文化中之粗石环的类型。这种形式的石环,在香港附近的舶寮岛和广东海丰,在马来半岛和南洋某些岛屿上,均有发现。现在你在台湾又找到了这种粗石环,这至少证明了台湾的史前文化和中国东南沿海乃至南洋的史前文化,可能有着亲属关系。 …… 在来函中,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你告诉我在这次大战中,日本人曾利用台湾番人与南洋某海岛上的土人通话,竟发现双方语言是相同的……以我推想,也许是保存着相同的语根吧!这个故事关系台湾土番之人种来源至为重要…… ……从我所获得的资料中,我发现台湾番族是来自南洋,是中国古百越之族的一个分支,与中国西南诸落后种族及日本之原住种族有着亲属关系。假如我们能够从语言的系统上再发现有同源之处,那距离问题的解决就更走近了一步(注:前引书,第183至184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