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6)
地方行政建置和政区的设置,也是西北边疆军事防御的要求。清代重北疆而轻南疆,驻军多在北疆,这是符合清统一新疆时边防的要求的。但19世纪西北边疆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是集中在帕米尔地区的俄国、英国和浩罕势力对清朝的威胁日益严重(65)。“南北两路边界,多与(俄)毗连,所在防范宜周,不仅伊犁一隅扼要也。从前额兵职官,北路独多,今则两路并重,南路形胜,以喀什噶尔为最”(66)。建省时首先着手建置南疆两道,渐次废除伯克制度,即是为加强对边外和境内的防范。各地改设州县,由巡抚、各道管辖下的各级官员直接统治。至清末,南疆东四城设分巡阿克苏兵备道1员,驻温宿,辖府2(温宿、焉耆),厅1(乌什),州1(库车)。道库大使1员。温宿府辖县2(温宿、拜城),焉耆府辖县3(轮台、新平、婼羌),库车直隶州辖县1(沙雅)。西四城设分巡喀什噶尔兵备道1员,驻疏勒,辖府2(疏勒、莎车),厅1(英吉沙尔),州1(和阗)。道库大使1员。疏勒府辖县2(疏附、伽师),莎车府辖州1(巴楚),县2(叶城、皮山)。和阗直隶州辖县2(于田、洛浦)(67) 南疆两道的设置,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中心,即喀什噶尔和阿克苏,对新疆地方政区和国界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复后历任伊犁将军都力图保持军府的统辖权,认为“旧制未可尽行更张”(68)。但最终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设分巡伊塔兵备道1员,驻宁远,辖伊犁府、厅2(塔尔巴哈台,精河),道库大使1员。府辖县2,绥定,宁远。伊犁将军只管伊塔两地防务和全疆军务。伊塔道的建置,虽然保留了伊犁将军,是军府制废止不完全的表现,但对于加强与俄国交界的伊犁地区的军事防御,发展地方政治经济都是有益的。同时奠定了伊犁塔城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 新疆设省过程中,推行“设立行省当从州、县办起”的原则,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全疆共设四道,所属6府、10厅、3州、23县与分县。新疆省的行政区划大体确定。全疆府厅州县,均由四道管辖,各地行政事务,都以四道为基本行政单位。如查核钱粮,由布政使魏光焘汇总,以四道所属为区别。《新疆四道志》即以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为一级政区论及各道所属府厅州县(69)。清末新疆建省,最终使新疆成为一个整体行政区域,并集中政令于巡抚,统辖全疆,督办边防,有利于统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防御外敌的入侵。同时,对于边疆地区有重大的意义,为以后台湾(1887年建省)、东北(1900年以后,设立各府州县)、蒙古等边疆地区地方行政建置的演变提供了范本。 三 余论 建省前镇迪道建置沿革体现了边疆地区行政建置的特殊性,是适应“因俗施治”的边疆政策和新疆东部地区移民屯垦发展需要的。新疆建省,形成了四道及各府厅州县制的地方行政机构,直接统治取代了“因俗施治”的间接统治,新疆内部地方行政制度划一,并与内地省份划一。建省时期道的民政管理权增强,并向准一级政区演变,对新疆省统辖政区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新疆各个地方行政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代新疆地方政区的变迁,既是清代晚期边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自然地理区域条件、民族文化特征等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新疆建省后,全疆分为4道,以后又变为8道,后改为行政区。至解放前,新疆为10个行政区。从清末边疆政区地理的角度,以地理、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新疆道制的性质和职能,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实际上,省、道的建置对于南疆社会的影响远大于北疆。北疆东部一直是州县制,伊犁地区的军府制度,其对地方的控制,都是较为严密的。南疆则不同,原来是民族地方管理体制--伯克制,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松弛。阿克苏道和喀什噶尔道的设置,使得当地人民直接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尤其是土地赋税制度的改变,促进了地区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人口、文化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变革带来的社会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 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4年。 ② 《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33,雍正十一年正月。 ③ 如《皇朝文献通考》卷283《舆地考十五》,即在甘肃省中记述镇西府、安西州、迪化州、哈密厅。同书《舆地记》16则是“西域”。乾隆《大清-统志》中“甘肃统部”包含九府六州,其中有镇西府、安西州、迪化州。并叙述了迪化州所辖三县。而在“西域新疆统部中”并未包含新疆东部镇西、迪化等地区,仅含有哈密、辟展两地。可见,清政府当时并未将新疆东部与甘肃西部两者严格区分。《西域图志》的记述包含了安西南路(安西州)、安西北路一(哈密暨镇西府)、安西北路二(迪化州)等,进行叙述,将安西州包含在“西域”的范围之内了。 ④ 《西域图志》卷29《官制一》。 ⑤ 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初五日朱批杨应琚奏折,转引自牛平汉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458页。 ⑥ 参见《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74,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乙亥,记载:“今准噶尔全部荡平,伊犁皆为内属,则安西又无须文武大员驻防弹压。看来以安西道员移驻哈密,以安西提督移驻巴里坤,于节制控驭之道方为妥协。……安西道文绶既在哈密本任,事务原可就近办理。” ⑦ 《清高宗实录》卷612,第5-6页。 ⑧ 《清高宗实录》卷604,第8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