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两宋史学批评的成就(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北学刊》 瞿林东 参加讨论

三、叶适的“史法”之议和朱熹的读史之论
    叶适论“史法”、朱熹论读史,都包含了史学批评的思想和方法,且亦各有特色。
    叶适在他的读书札记《习学记言序目》中,有许多关于“史法”的议论,并对《春秋》、《左传》、《史记》以下,至两《唐书》、《五代史》,均有所评论。叶适反复论说,董狐书赵盾弑君事、齐太史书崔杼弑君事,是孔子作《春秋》前的“当时史法”,或称“旧史法”,但孔子也有所发展。他认为:
    古者载事之史,皆名“春秋”;载事必有书法,有书法必有是非。以功罪为赏罚者,人主也;以善恶为是非者,史官也;二者未尝不并行,其来久矣。史有书法而未至乎道,书法有是非而不尽乎义,故孔子修而正之,所以示法戒,垂统纪,存旧章,录世变也(注:《习学记言序目》卷9“春秋”,参见同书卷10“左传一”杜预序、僖公、宣公,卷11“左传二”襄公二、总论等。)。
    他根据这个认识,提出跟孟子不同的见解,认为“《春秋》者,实孔子之事,非天子之事也”。叶适的这个见解趋于平实,不像儒家后学或经学家们赋予《春秋》那么崇高而又沉重的神圣性。
    叶适“史法”论的另一个要点,是批评司马迁著《史记》而破坏了“古之史法”,并殃及后代史家。通观他对司马迁的批评,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司马迁述五帝、三代事“勇不自制”,“史法遂大变”。第二,司马迁“不知古人之治,未尝崇长不义之人”,故其记项羽“以畏异之意加嗟惜之辞,史法散矣”(注:《习学记言序目》卷19“史记一”本纪。)。第三,司马迁“述高祖神怪相术,太烦而妄,岂以起闾巷天子必当有异耶”,这是“史笔之未精”;至《隋书》述杨坚“始生时‘头上角出,遍体鳞起’”,足见“史法之坏始于司马迁,甚矣!”(注:《习学记言序目》卷19“史记”本纪、卷36“隋书一”帝纪。)第四,以往《诗》、《书》之作都有叙,为的是“系事纪变,明取去也”,至司马迁著《史记》,“变古法,惟序己意”,而班固效之,“浅近复重”,“其后史官则又甚矣”,可见“非复古史法不可也”(注:《习学记言序目》卷23“汉书三”。)。第五,“上世史因事以著其人”,而司马迁“变史”,“各因其人以著其事”(注:《习学记言序目》卷38“唐书一”帝纪。)。像这样的批评,还可以列举一些出来。
    叶适的“史法”论及其所展开的史学批评,可以说是是非得失两存之。他论《春秋》存古之史法,大抵是对的。他批评司马迁破坏古之史法,主张“非复古史法不可”,是不足取的。因限于篇幅,不一一剖析。但叶适指出史书述天子往往有异相实未可取,还是对的。
    要之,叶适的“史法”论,大致涉及到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史家的史笔或曰书法,二是史书的内容之真伪,三是史书的体裁,四是史家褒贬的尺度,五是史家是否应有独立的见解。这些,在结合史学批评方面,有的论述较多,有的论述较少;而对于批评本身,都是要作具体分析才能判定其价值的。但这并不影响叶适在史学批评之理论上的贡献,这就是他对“史法”这个范畴给予突出的重视,并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在这个问题上,叶适是从刘知几到章学诚之间架设了理论上的桥梁。
    朱熹论读书,讲到读史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注:《朱子语类》卷11。)这话,反映出他的史学批评思想,可以作为史学批评的一条重要标准看待。
    什么是历史上的“大伦理”?朱熹论《春秋》说:“《春秋》一发首不书即位,即君臣之事也;书仲子嫡庶之分,即夫妇之事也;书及邾盟,朋友之事也;书郑庄克段,即兄弟之事也。一开首,人伦便尽在。”他根据《春秋》隐公元年的书法及所记载的几件事,认为孔子作《春秋》一开首便讲到君臣之事、夫妇之事、朋友之事、兄弟之事,把“人伦”都讲到了。从《春秋》经文来看,这里有的说法比较勉强,有的说法也还存在着争议,姑且不去论它。这里要说明的只是:所谓“大伦理”,当是指在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几层关系基础上的大是大非。朱熹还说:“《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伯而已。”(注:以上均见《朱子语类》卷83。)这或许就是他认为的“伦理”中之“大”者。他反对经学家把《春秋》“穿凿得全无义理”的做法。王夫之也认为:“君臣、父子,人之大伦也。世衰道丧之日,有无君臣而犹有父子者,未有无父子得有君臣者也。”(注:《读通鉴论》卷28。)这是历史上自春秋至明清的“大伦理”。
    什么是“大机会”?朱熹没有明说。他论读史时还讲过下面这段话,似可理解为“大机会”或与“大机会”有相近的含义:“人读史书,节目处需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皆用背得,方是。”(注:《朱子语类》卷11。)他又说:“尝欲写出萧何、韩信初见高祖一段,邓禹初见光武一段,武侯初见先主一段,将这数段语及王朴《平边策》编为一卷。”(注:《朱子语类》卷135。)显然,在朱熹看来,这几件事情很重要,有的是历史进程中的契机,带有转折性质的。朱熹论三国形势,可以看作是“大机会”的一个比较详细的注脚。他说:曹操认识到“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但却被袁绍抢先了一步,以致“后来崎岖万状,寻得献帝来,为挟天子令诸侯之举,此亦是第二大着”。故曹操终究不失为能够把握“大机会”的人物,“若孙权据江南,刘备据蜀,皆非取天下之势,仅足自保耳”(注:《朱子语类》卷136。)。孙、 刘虽不及曹操,但足以“自保”,一度成鼎足之势,也还是可以称得上能够抓住“大机会”的政治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