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北学刊》 王东 参加讨论

宋儒对《春秋》“大义”的阐发,反映到史笔的主旨上就是尊君抑臣、鼓吹“王道”,“王法”,力倡封建的忠孝伦理。我国封建社会的史书,无不以儒家的道德伦理为是非标准,鼓吹尊君严父,褒忠孝而贬忤逆。但是,从史书体例到义例笔法,从叙事到论赞,在史笔主旨上完全贯穿着尊君抑臣、君贵臣贱、绝对忠孝的观点,则是宋代史学的新情况。如果说在孔子那里,在要求“臣臣”的同时,也要求“君君”;那么,到了宋代史家这里,即使君不象君,但也一定要臣象其臣。欧阳修就曾说:“纠虽无道,天子也;天子在上,诸侯不称臣而称王,是僭叛之国也。”(36)也就是说,尽管君昏庸腐朽,出现了“君不君”的局面,但决不能有“臣不臣”的犯上作乱的行为存在。在《新五代史》中,他就以这种露骨的尊君理论为核心,严责臣节,强调忠孝。继欧阳修之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范祖禹在《唐鉴》、吕祖谦在《大事记》、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又对这种无条件尊君、提倡忠孝的史笔主旨,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甚至就连象郑樵这样一位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史家,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著书立说的目的在于尊君父抑臣人,提倡忠孝,“使百代而下,为人臣为人子者,知尊君严父,奉亡如存,不敢以轻重之意行乎其间,以伤名教”(37)。这种突出尊君、严责臣节、鼓吹绝对忠孝的史笔主旨,既是宋代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在史学领域的折光反映,又是在《春秋》经学渗透下宋代史学在内容上已经经学化了的重要标志。
    四、《春秋》“正名”与史学“正统”
    中国史学之有正统观,可谓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史学领域中实际的正统之辨早已开始。先有陈寿与习凿齿的蜀魏“正”“伪”之争,继有南北朝时代南北国史的“北虏”“南夷”对骂,其余波延及唐至五代。但是,宋代史学中的正统论,与前代的正统说则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反映在两者对“正”与“统”理解的相左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两者所依据之理论的不同方面。这些区别之所以产生,除了两者的时代背景有所不同外,宋代《春秋》经学的发展及其对正统论的介入,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
    宋代以前的正统论,其理论依据是“阴阳五行”学说。这种学说的创始人是战国的邹衍。他“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38)。所谓“五德”,就是指金、木、火、水、土这五种自然力。其核心思想是这五种自然力各具盛衰之运,依次嬗变,周而复始,每种自然力的兴盛与潜灭,一切天道和人事都将随之而发生变化,王朝的兴灭与递嬗也不例外。进入汉代,这种学说又有了新的发展。董仲舒在吸取其无人感应思想的基础上,又创立“三统”说。继董氏之后,刘歆又作《三统历》引《世经》以说明五德始终之运,以共工为非序,斥秦于帝王世系之外。他认为周是木德,汉为火德,故而汉应直继周代。刘歆借五德之说任意排列王朝的世系和统序,开后世正统与僭伪之争的先河。《三统历》正是以阴阳五行为依据的正统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正统论者有着深远影响。
    但是,宋代的正统论者对汉儒以阴阳五行之说未附会正统缘起则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五行之运只是历家之事,以此来解释“王者之兴”,附会正统归属,得出来的结论只能是“昧者之论”和“谬妄之说”(39)。在他们看来,正统之论是孔子在《春秋》中创立的。欧阳修说:“正统之说肇于谁乎?始于《春秋》之作也”(40),郑思肖也说:“中国之事,系乎正统;正统之论,出乎圣人”(41)。然而,翻遍《春秋》;并无正统二字。他们认为,孔子在《春秋》中虽没有直接提到正统,但他对“正名”观念及“大一统”原则的强调,就是正统理论的原型。欧阳修说:“孔子为何而修《春秋》?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42)郑思肖也说:“《春秋》一书,尊天王,抑夷狄,诛乱臣贼子。素王之权,万世作史之标准也。”(43)这就是说,孔子作《春秋》,就是为了“正”周天子之名,责诸侯之僭越,其主旨就是尊周的“大一统”思想。据此,欧阳修对正统作了新的界说:“《传》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统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由不正与不一,然后正统之论作。”(44)很明显,欧阳修对正统的界定有两个原则:一个是“正”,一个是“统”。所谓“正”,就是“居正”,也就是以“至公”或“大义”而夺取政权;所谓“统”,就是“合天下于”,也就是“一民而临天下”(45)。欧阳修是宋代正统理论的创立者。他根据《春秋》“正名”及大一统思想对正统所作的界定,为宋代大多数正统论者所赞同。苏轼说:“正统之论曰: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46)司马光也说:“夫统者,合于一之谓也。”(47)可见,他们对正统的理论界定,与欧阳修完全相同。
    宋代的正统论者,从《春秋》“正名”及“大一统”思想出发,批判汉儒以五行之说附会正统缘起,重新确立正统界说。他们从儒家名分观念出发来讨论“正”,又从王朝统治的实际情况(号令是否出于一,天下是否定于一尊)出发,来讨论“统”,这比汉儒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王朝代兴。无疑有着重大的进步。尽管他们所强调的“正”是封建纲常、君臣大义;但能够从天下的统一或分裂这个角度来讨论正统归属,则表明他们对史实的某种自觉。故而,从宋代开始,正统论进入了与史学相融的新的历程(4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