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中国:从地域族群到文化政治(专题讨论一)(5)
注释: ①[美]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②[苏]C.T.卡尔塔赫强和华辛芝在《部落、部族与民族》(载《世界民族》,1985(4))一文中谈到:尽管三者都符合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但“正是在部落、部族、民族的族体特点这个狭隘含义上,才将三者都称之为民族共同体的。当将它们放到内部经济和社会经济联系这一广阔范围内来考察时,‘民族的’这个词语便包含有更为广泛的含义”。然而,这一区分方法在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实践中被弃用,显示出新中国政府对民族平等原则与苏联不同的理解。 ③[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下),第585页,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④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⑤[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实际上,“冲击-回应论”在费正清大多数著作中都有论述。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即设立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 ⑦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8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演讲稿。 ⑧例如,在东北,这种倾向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放大并利用,培植出“伪满洲国”(1932-1945)的日本傀儡政权。 ⑨林恩显:《国父民族主义与民国以来的民族政策》,台北,“国立”编译馆,1994。 ⑩许多研究揭示出在从清朝覆灭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历史阶段,少数民族地区以地方社会为中心的政治演变过程。以西藏为例,在英国的干涉下,1914年英国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擅自签订了《西姆拉条约》,试图使西藏成为“在大不列颠庇护之下的、名义上隶属中国的、拥有高度自治权的西藏”([美]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第31页,杜永彬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11)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43-12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新中国成立后,至少直到1957年之前,民族问题在毛泽东的理论思考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在他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都专门论述了少数民族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共产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一种理论补充,从而在实践意义上对争取跨阶级的社会支持起到了巨大作用。相关研究可参见顾行超:《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党同时采取的统一战线政策,安抚并安置了大量少数民族社会的传统权威人士,如头人、贵族、宗教人士等,从而大大降低了这一社会改造过程的社会成本。 (14)[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6页,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5)[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英]埃里克·霍布斯保姆:《导论:发明传统》,见霍布斯保姆、兰杰编:《传统的发明》,第1-15页,顾杭、庞冠群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