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史记》传记作品的情感表现(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 朱永锴 周先民 参加讨论

悲凉情调是《史记》情感整体的基础。腐刑之辱给司马迁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了莫大的灾难和创伤,造成了他痛苦的人生悲剧,并由此形成了他强烈的悲剧意识。这至少在两个方面给他的创作以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通过表现悲剧来宣泄与缓和自己郁结的痛苦和寂寞,成了他的心理需求,因而他对悲剧有着强烈而自觉的表现欲。第二,对悲剧的切身体验使他对社会——人生大量存在的或隐或显的性格、命运和心理悲剧,有着特殊敏感的感受力和捕捉力。第三,强烈的悲剧意识必然搅动了他的整个心理世界,或明或暗地影响甚至左右了他的各种情感,使它们或多或少地蒙上了悲剧的阴影。正因为以上三个原因的互相作用,《史记》不论是在外在人物表现上(《史记》一百一十二篇传记,悲剧意味浓郁的近七十篇),还是在内心情感抒发上(他歌颂最热烈的几乎全是悲剧人物——失败的英雄),都浸透着悲凉的情调。这种悲凉情调在项羽之类的悲剧人物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自不必说(项羽既是命运悲剧、更是性格悲剧,同时也有心理悲剧的因素),就是在功成名就、荣极善终的壮剧人物心中也不乏回声。比如武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大贵大显的一生,应该说是死无所憾了,可是《孝武本纪》和《封禅书》里所上演的却是一幕幕他那汲汲于长生不死、苦求不得而失望乃至绝望的心理悲剧。再如高祖,至尊至荣、衣锦还乡,该是大喜大乐了吧,可是《高祖本纪》反复流露的却是“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的感伤,却是“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虑。
    不过也应该看到,虽然《史记》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或浓或淡的悲凉情调,但这种情调的主旋律却是对悲剧英雄的壮烈颂歌;它所达到的情感力度,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从主旋律上看,《史记》的情感表现具有悲壮的特色。
    抗争精神是《史记》情感整体的主导倾向。由于《史记》的悲凉情调主要是由司马迁的悲剧意识所弹奏的,而司马迁对待悲剧的基本态度不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默认,而是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抗争,所以《史记》的悲凉情调所倾诉的决不仅仅是如怨如诉的叹息,而是更充满着轰轰烈烈的呼喊。这种抗争情绪笼罩全部《史记》,大致可分为两类言之。一类是对个体命运的抗争。遭受灾难而忍辱发愤(如伍子胥、季布等人)固然是一种抗争,命途多舛而不懈追求(如孔子、李广等人)同样也是一种抗争。另一类是对群体社会的抗争:鞭挞黑暗丑恶(如反抗暴政之恶、揭露世态炎凉)固然是一种抗争,歌颂光明美好(如向往德治善政、憧憬真正友情)同样也是一种抗争。这种抗争精神从更高、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把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的种种情感贯通、融合和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这里还要补充的是,体现《史记》情感表现的整体性质的悲凉情调和抗争精神,决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飘忽不定的抽象情绪而很难具体把握,而是十分生动地凝聚于活跃在《史记》中的典型人物身上。《史记》是纪传体史书,重点是传述人物,而司马迁要抒发的是自己的种种体验和感受,所以《史记》中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司马迁的心灵底蕴。其中司马迁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倾心歌颂的典型人物,如项羽、陈涉、荆轲、屈原、孔子、李广、韩信、伍子胥、信陵君。蔺相如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多方面传达了司马迁的切身情感,那体现最鲜明、最集中、最突出的正是悲凉情调和抗争精神。因而我们可以说,典型人物又赋予《史记》的情感表现以形象化的特征。
    我们上面所概括出的《史记》传记作品情感表现的整体形态及其性质,使司马迁的心灵、情绪、人格、意志、才华和理想得到了充分而深刻的自我实现。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仅仅实现了自我。《史记》的悲凉情调和抗争精神在曲尽了作者个人的悲欢好恶的同时,还激荡着时代和民族的巨大脉息。这不仅是因为悲凉情调和抗争精神,正如《史记》中所表现的那样,确乎深刻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苦难和斗争历程;而且还因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司马迁所感受、生发和传达出的这种情绪,实际上凝聚、积淀和保存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长期积累的巨大而又无形的心理——情感力量。试想,苦难——抗争——新的苦难——新的抗争……在漫长的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不正是这种在苦难中奋力拼搏的悲凉慷慨的发展过程吗?不也正是这部苦难与抗争的历史锤炼出我们民族性格中百折不回、坚忍不拔的优秀品德吗?所以,我们从《史记》中所表现出的悲凉情调和抗争精神所领略到的,就决不只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而是整个民族的心声;就决不只是对这个民族的古老历史的回首,而且还有着未来时代的巨大投影。
    最后,当我们考虑到《史记》情感中所蕴涵的这种极为巨大的心理——情感能量,考虑到这种能量的极为生动的艺术传播,考虑到这种传播在已经过去的二千年里久盛不衰的深刻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断言:《史记》这部抒情杰作必将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上,“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12)。
    1988年3月六稿
    注释:
    ①《报任安书》。以下不注出处者均出自《报任安书》或《太史公自序》。
    ②《古代文学讨论集》,郭预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34页。
    ③《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④茅坤语,见《史记评林》卷之一百。
    ⑤上引均见《孔子世家》。
    ⑥《萧相国世家》。
    ⑦《秦始皇本纪》。
    ⑧《汉高祖本纪》。
    ⑨《项羽本纪》。
    ⑩《陈涉世家》。
    (11)《孝文本纪》。
    (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