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妇女曾经是长期被历史遗忘的社会角色,成了历史叙述的“失语者”。20世纪60、70 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新史学的兴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学 术交流的加强,以及女性学者队伍的扩大,妇女史得到了历史学家从未有过的重视,出 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仅我国学者发表的中国近代妇女史方 面的论文就已达到千篇以上,出版的专著和教材有上百种①(注:郑永福、吕美颐:《 妇女史》,载曹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第383页。)。而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出版的几千本有关20世纪的著作,都涉及到了妇女 的历史②(注:Georges Duby and Michelle Perrot,General Editors,A History of W omen in the West,vol.5,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 4)。妇女史学的繁荣是20世纪后期史学研究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之一,它的兴起对当代史 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诸多方面对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妇女史学的发展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史学的内容。在以往大量的历史著 作中,英雄史观占有统治地位。在多数史学家笔下,人类的文明史只是一部男性精英的 活动史,参与历史创造活动的广大妇女与普通下层男性成了史书中的“缺席者”。即使 是在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中,历史叙述的题材也十分狭窄,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往往 只剩下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等几个方面。20世纪初,由于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增强和 西方史学由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变,历史研究的领域空前扩大,社会史、人口史、家 庭史、妇女史、劳工史、种族史、城市史、乡村史、心态史、风俗史等领域被开拓出来 。原来被历史遗忘的广大妇女和普通下层男性受到了历史学家的重视,众多历史进程的 无名参与者在历史著作中出现。近20年来,社会史研究在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 全统计,从1980年到1998年共出版了专著121部;从1987年到1998年,发表的论文约980 篇①(注:郭松义:《中国社会史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内容涉 及婚姻、家庭、妇女、乡村、城市、社区、心态、人口、阶级、阶层、社会结构、社会 生活、民间信仰、宗教制度等各个方面,移民团体、商人小贩、帮会成员、绿林好汉等 以往正史鲜有记载的人物都成了历史研究的对象。 正是在这种史学革新的背景下,妇女史在历史研究中异军突起,崭露头角。妇女史研 究兴盛三十多年来,以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历史经验大大丰富了史学的内容,它使广大 妇女从历史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央,使历史上沉默的女性发出了声音,成为历史研究的 主体之一。在妇女史著作中,不同女性群体的历史遭遇都得到了论述,由此反映出了不 同时代的社会风貌。美国历史学家安德森和津泽主编的两卷本著作《她们自己的历史》 (1988年)对欧洲历史上的农村妇女、城镇妇女、宫廷妇女、贵族妇女和教会妇女分别进 行了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每个方面。美国学者曼素恩的《宝卷:在漫长的 十八世纪的中国妇女》把妇女置于18世纪中国历史的中心地位,以广阔的视野讨论了当 时影响妇女生活的各方面因素,受到了美国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学者的妇女史著作 尤其注重对社会宏观背景的考察和对不同群体妇女状况的分析。高世瑜在她的著作《唐 代妇女》(1988年)中,对贵族妇女、平民妇女、商贾妇女、女尼、女巫等不同阶层女性 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唐代社 会。郑永福、吕美颐的《近代中国妇女生活》(1993年)以开阔的眼界,从家庭生活、风 俗习惯、生产劳动等方面对不同阶层妇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进行了探讨。罗苏文的《女 性与近代中国社会》(1996年)通过对都市、城镇和乡村三种文化区域不同女性群体的变 化过程的描述,展示了由农耕文明向近代商业文明过渡的中国社会变迁的曲折轨迹。妇 女史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阶级、阶层妇女群体的描述犹如打开了一扇扇以往关 闭着的窗口,使人们对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社会史和妇女史发展的影响下,与妇女密切相关的家庭婚姻史、性史和私生活史的 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拉塞的《古希腊的家庭》(1968年)不但描述了古风和古典时代 希腊人的家庭和婚姻生活状况,而且还对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妇女的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分 析。该书开当代英语世界家庭史研究之先河,受到了古典史学界的重视。安德烈·比尔 基埃等人主编的《家庭史》(1986年)是法国第四代年鉴学派多位历史学家通力合作的产 物,它阐述了在生物和社会文化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家庭形式和家庭规范演进的过 程,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近20年来,中国出版了多部婚姻家庭史著作,其中郭 松义的《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2000年)尤其值得史家的重视。该书采用历 史学、社会学的考证分析、个案研究、抽样统计等方法,从伦理与生活的角度,对中国 清代的婚姻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书中对于妇女的守节与再嫁问题的研究告诉 人们,不同阶级、阶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很大差别,统治阶级对“守节”的提倡与人 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