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史家指责影视史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屏幕上的历史无法容纳注脚和争论。他们说,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一个争论的过程。因为,历史是“现在跟过去无休止的对话”,其本身是人们对过去的一种解读。各种历史形式,不管书写史学还是影视史学,都是过去和现在的互动的交流过程。而由于电影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它无法作出解释和注脚。而且,观众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屏幕上所描绘的历史。习惯地,这又是用书写史学的标准来要求影视史学。其实,屏幕上的图像本身就在表述一种看法,一种图像的看法。通过特写、独白、声音,更是立体地向观众传达了它的观点和见解。尽管如此,影视史学的提出并不是要代替书写史学、口述史学,并不是要在图书馆用电影胶片和视听CD、磁带来取代历史书籍,而是用视觉的,甚至是听觉的方式来尽力弥补文字描述和思维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影视史学与其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倒不如说更多的是由于历史学本身的要求。 或许,对于一个专业史家来说,影视历史最重要之处并不在于它所讲述事实的真实性,而在于为讲述这些事实所选择的方式。影视历史的目的并不在于提供一个看过去的窗口,而在于提供给人们另外一个解读过去的角度和方法。有的历史学家难以接受的是,这一媒介形式用的不是文字的形式和思维,屏幕上的历史与其说是对过去的描述,倒不如说创造了一个“新”的过去。也正因为此,历史影视常常被传统的历史学家斥责为篡夺和歪曲了历史。但是,历史影视并不就意味着“企图要放弃历史事实,而是多少有点承认不只有一种历史事实的味道,或者是说,影视媒介所传达的事实不同于文字所传达的事实,至少在本质上不相冲突”③。 四 影视史学作为一种后文字时代的历史思维模式和历史表述方法,以其特有的能力在长期以文字形式的书写史学前挤出了一条成长之路。就象书写史学挑战口述史学一样,影视史学也是对书写史学的一个挑战,一种后文字时代的历史形式。影视史学由于影视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和要求而有着其鲜明的特征: (一)、影视史学集图像、声音,甚至文字于一体,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影视史学偏重于叙述(重现)历史; (三)、影视史学是一种后文字时代的历史形态,它在思维模式、表述方式,甚至对历史和历史事实的看法和认识上,都不完全同于传统的口述史学、书写史学; (四)、影视史学在形态上和实质上都是与口述史学、书写史学相并列的表述历史的形式。 ---------------------------------------- 注释: ①同上,P1180。 ②周梁楷:“以影视辅助中国史教学”,王寿南、张哲郎主编《中国历史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国历史学会、政治大学历史系,1992,第198页。 ③Robert A Rosenstone,History in image/history in words:reflections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ally putting history onto film,P1183. ---------------------------------------- 在电影写的“图像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用视觉,甚至听觉,来感受和“经历”过去。可以预见,在21世纪,影视史学将成为刺激人心、充满活力的“促动因素”,促进历史学的发展: 首先,影视历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而越来越受到专业史家的重视。目前,人们更多的是从影视接受有关过去的知识,而不是从学究式的历史著作。长期以来,专业史家习惯于文字书写和文字思维,并用文字的方式和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和传授历史,历史学在学究的象牙塔里固步自封,使得原本有趣、丰富的历史变得柘燥无味、生硬无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击下,历史学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即使专业史家也对历史缺乏激情;另一方面,在国内外,历史系注册的学生日趋减少,学生和大众都不重视历史。影视史学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方式,使其成为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动态传授。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设立了“影视史学专用教室”,开设“影视史学”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