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的主体性建构(5)
不,我们多半都做过大学生,同时我想我们这一代人看我们的父母,或者看我们的祖父母 ,可以想象一下我妈我爸或我祖父母年轻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想象过类似这样的 问 题,都问过这样的问题。如果中国人去研究希腊、罗马史,那就无法想象我爸我妈当年是什 么样子了。 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第二部著作。 好的。刚才我已说过,我的第二部著作的入手点是五四运动在浙江,以往的研究往往是以 通 都大邑(北京、上海)或以中央的视野来笼罩全国,我选择浙江,意图是从地方往上看,看地 方上的经验与中央的经验是一致的吗?在浙江的范围内,杭州是省会,以杭州的角度来看浙 江,与譬如从金华(宋明以来文化水平非常高的“齐鲁之乡”)来看杭州,二者的经验是一样 的吗?开始时我就这么问。我想了解五四时期在学校里念过书而且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的生 活经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本书的特色仍然是以边缘来看核心,另外在“看”的过程中发 现在地缘与地缘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文化上的落差,而文化上的落差,20世纪的每一个人 比我们的祖宗或者我们的上一代人丰富得多的一种经验,就是旅行。我们每一个旅行跑的路 都比19世纪的祖宗多,他们的出门有的时候是为了逃难,他们跑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跑了,他 们的目的终究是要回到家乡。 我的第二部书所挑选的一个主要人物,整个分析的发展主要是掌握了一个脉络,就是当一 个 人从某种样子的家乡跑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以及在得到一种新的 视野或者新的看法之后,回到他原来闭塞的家乡,在同样的一个人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 效果。我是这样的一种角度来观察五四运动的反抗性,或者说对传统的一种破坏力。 我觉得这样的视角非常独特,已跳开常规的视角和方式,有些与众不同。 我的第二本书所写的这位先生,金华是他老家,杭州是他念书的地方,在那里他参加了五 四运动。参加五四运动后造成的一个效果是,他回到金华有家归不得,因为从他老家的角度 看,他已完全离经叛道,已经不是受教育的人所应该具有的一个形象。后来,在浙江呆不下 去了以后,他跑到了上海。这本书在地缘上主要围绕金华、杭州和上海三个地方展开,固然 是拿一个人的传记来贯穿,可是实际上所分析的是这三个地方在1920年代所代表的三个不同 取 向的文化。一个十几、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很有可能因为求学、工作的关系到这三个地方去, 我当初取这个角度固然是因为我一贯的偏好是从边缘来观察核心,可是另外一个原因是像这 样的经历其实对20世纪的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普遍的经验,是大家共同的经验。五四运动 前后,他是从中部的一个城乡进入到省会,然后进入到上海,当然他后来还到过东京。 刚才您简单介绍了您的著作,现在想请您谈另外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 中国研究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您看来,美国的中国研究有哪些特点,趋势如何? 这个问题很大,而且也不大好一言以蔽之。当然,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变化的确很大,我只 能 说近年的变化。美国所谓广义的汉学研究,范围非常广,各个学科都包含在内,从史学来 看,古代史,宋明史,隋唐史,搞每一个段落,都各有特色,各有重点,我只能说一说美国 的 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情况,不能涵盖搞文学的、搞哲学的或者搞其他领域的。做20世纪以 后的中国研究是最近20多年发展出来的。在70年代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美国多半的中国研 究著作都是关于18世纪尤其是关于19世纪的,主要研究中国与西方,帝国主义到底是好的还 是坏的,等等。至于20世纪的中国,特别是20世纪中国的人文与社会,研究得非常少。最 近20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总的说起来,变化不小。不过对我个人来说,最有价 值的变化是从研究的入手点以及方法上来考虑,打破了狭义的学科分界的看法,为了追求对 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种现象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认识,大家可以跨学科、跨领域的从不同的 视角进行研究,这是比较有益的比较具有创新意义的一种发展。 譬如说关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从前的文化史研究多半是从文字材料入手,做分析和叙述的 工作;现在的研究生所做的一些论文往往能够结合两三方面学科的专长,包括美术史方面的 把握,也就是说他们在使用材料的时候不只是文字材料,而且大量使用照片、广告画、地图 等具有视觉效果的图片资料;另一方面对都市结构的变化,他们不仅考究市民的日常生活, 甚至通过建筑蓝图来考察都市城区发展总体的空间变化。 你刚才讲了研究方式、方法上的变化,那么研究的兴趣或者研究的热点上有哪些变化? 二三十年前近代史研究的热点是所谓中国近代的阶段与革命,即革命的三阶段: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整个框架都笼罩在这种认识的平面上,并藉此去寻找封建、资 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三个层次的演化脉络及其成因,这个革命的三个阶段论又笼罩在中国的大 一统的时段里头,譬如说民国史基本上是从1911年到1949年,是从统一到分崩、由分崩而再 统一的历史过程;清最主要的意义是一个大的帝国,1949年一方面是社会主义革命,一方面 是重新统一的过程,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是从统一到分崩、由分崩而再统一,跟中 国与西方有什么样的关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大一统的经验、分崩的经验,以及重新再 大一统的经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总的说来,几乎所有的近代史的著作都可以包容在这个 范围里面。最近十几年来的近代史研究的热点,一个特征就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对革命的三 个阶段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革命的三个阶段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且这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不是唯一的现象;所以,把重点从革命转向近代国家形成和国家的认 同,以及政治文化的形成,这是第一点;这个问题一旦形成之后,从文化史和政治史的角度 来看,是不是必然是一个由统一到分崩、由分崩而再统一的过程,也就是说,从1900年到19 50年是不是只能看作一个过渡时期,还是说这个时段里虽然在政治上不是大一统,可是 从社会演变、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不是存在着长远的发展脉络,能够跨1949年,而且前后 可以连贯,这是第二点;第三,在这个架构里头,重新考虑1949年把20世纪截然划分为两个 阶段,是不是也可以重新考虑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即鸦片战争以来的中西关系。以前毛泽东 说农村包围城市,大家就去研究工农兵,不是研究革命根据地,就是研究城市里的工人运动 或者罢工,认为20世纪中国演变的动力来自农村和内地。现在研究的重点转向都市,加州大 学 在这方面起了一点带动风气的作用,上海研究成为显学,这是因为加州大学与上海社会科学 院有着密切合作,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之下,都市研究逐渐形成一种热潮。在上海研究成为显 学的过程中,其他的城市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透过都市文化的研究,不仅强调了近代化, 而且强调了现代性。研究方向不同,热点自然也就不同了。 前面你说过,史学写作是相当个性化的,一部史学著作就是史学家的自画像,你能不能随 便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