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自注别述(6)
(4)以义界方式注释 如《魏公子列传》:“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总1460页) (5)以推因方式注释 如《郑世家》:“襄公立。将尽去缪氏。缪氏者、杀灵公子公之族家也。”(总1050页) 2.以叙述方式注入、训事与解理。叙述方式语句不等,或一句,或两句以上,而以两句以上叙述为注者,甚多。如前所例举。 3.以论断方式为注,本文例证中,许多为论断方式,为避重复,只撮二例略述。 (1)以因果论断方式为注,如: 《楚世家》:“十六年、伐陈、杀夏徵舒。徵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总1007页)注以“徵舒弑其君”为因,“故诛之也”为果,合之构成论断方式自注。 《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总85页) (2)部分自注,将结果融入史事,只以表示原因部分为注,构成论断方式。如: 《梁孝王世家》,“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总1260页)此只以“以太后亲故”一者构成论断方式。 4.综合方式,即将义训、叙述、论断等诸种方式综合运用为注。 (1)综合各种方式,构成综合叙述方式,如: 《匈奴列传》:“右将军建得以身脱。而前将军翕候赵信、兵不利、降匈奴。赵信者、故胡小王、降汉。封为翕候、以前将军与右将军异军分行。独遇单于兵。故尽没。”(总1798页)注以一句义训方式“赵信者、故胡小王”与二叙述句方式“降汉。汉封为翕候”,构成综合叙述方式。 (2)综合各种方式,构成综合论断方式,如: 《秦本纪》:“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总172页)此注以一句义训方式“由余、其先晋人也”与三句叙述方式“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为因,以“故使由余观秦”为果,合之构成综合论断方式。 5.插述方式 《史记》中将注释方式综合运用,将注释内容范围加宽,将注释内容容量加大,构成插述性质注释方式。此正是史公在自注方面创造之一。司马迁于《史记》中,利用此种插述,以注注文,以注代文,进一步发展为以注化文,形成后世章法中之所谓插叙、补叙之类。 (1)在大段叙述史事中,加入回顾性、说明性之插述。如: 《齐太公世家》:“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候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总865页)此节中,将形成莱与齐争国之历史情况--“营丘边莱。 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插述于太公归齐前后之间,构成插述方式自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