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自注别述(7)
3.《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总208页)亚父非本传中主要人物, 然是项刘之争中的重要人物,具关键作用,为叙明重要人物,立自注介绍亚父姓名。 《高祖本纪》中,刘邦为本传人物,鸿门一宴,为关键之事。然高祖纪中,鸿门一事,一代而过:“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总240页)实是避讳。然项羽纪中不讳。如此,项羽记中自注与高祖纪中史文,乃半讳半互见,可据项羽纪中自注,知高祖纪中史事。于此,更见自注之重要。 4.《楚元王世家》:“赵王刘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諡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总1200页)文中人、事,为本传人、事。然此为小传,事多依年简述,不详展开。故以自注“幽王以忧死。故为幽。”代述。 事关吕后,《吕后本纪》中详述此事:“太后怒。以故召赵王。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候兮、疆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守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託天报仇。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冢次。”(总274页)史公于此不讳,据实录次。两传对照,自注与他传构成详略互见。 5.《秦本纪》:“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总127页)文中所言之事,虽为本传之事,但属简述,故以自注明事,言秦军未及郑境而返。 秦欲袭郑,为郑本国事,故郑传明言秦军不至而还。《郑世家》:“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总1050页)滑为晋国边邑,无须明归属。故晋传不必明言归属或加注释明。《晋世家》“秦缪公发兵将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春师过周。无礼。王孙满讥之。兵至滑。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总928页)一传为明事而加注,一传明言事,一传不言自明,三者互见,比照,可见史公立注明事之意。 六 司马迁发展了先秦自注,注释内容范围极为广泛,注释方式多所发明创造,形成一家之自注传统。影响所及,既深且远。自汉至后世史籍及散文,多有仿效史公,自注己文,最为直接最为明显者,应数《汉书》和《资治通鉴》。 司马迁自注成就,应在中国训诂史中占有相应地位。先秦以来,中国之训诂不断发展,重大成果历代不断出现。对训诂之研究,历代不绝发明创造,但只注重于训诂专著和他人注释,而对自注极少问津。现在应将自注纳为中国训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自注渊源,发展历史,理出条例,以丰富今天训诂学的研究与应用。 注例证摘自《史记会注考证》,文字与标点,一仍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