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批评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其事难尽从”,但又极力推尊孔子为圣人。其《孔子世家》“太史公赞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太史公自序》也说:“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全国上下,凡谈论六经的,无不以孔子所说为定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一直为学人所推崇和遵循。他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所以说“可谓至圣”。其它思想家列传也无不充满着此种批判精神与科学态度。 司马氏这种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彪班固父子。《汉书·艺文志》云:诸子之学,“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肯定百家之学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各有功用,不可废除。这与司马氏对各流派所持的评判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并进而提出了舍短取长及诸子相反相成说。所不同的是,司马氏推崇道家黄老之学,而刘氏、班氏则推尊儒家和经学。 其二,评述儒家六艺。前文曾引《滑稽列传》说:“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六艺之文虽各有其主旨,但其“于治则一也”。《司马相如列传》也说:“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此云“言虽外殊,其合德则一”,全然是《系辞》文“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变相。《太史公自序》评述六艺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这大概就是所谓“虽百家不能易”的道理所在吧。 其三,总结历代王侯治世之道。《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云:“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体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其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帝王之道各殊体而异务,“未必尽同”,但要其旨归,皆“以成功为统纪”。所以,司马迁撰作《史记》,均有所采纳和吸取。 也正是在《易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思想的指导下,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太史公自序》),“考信于六艺”(《伯夷列传》),从而成就了《史记》的“一家之言”。 四 易简与时变 《易传》所提倡的“易简”与“时娈”观念,也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指导思想。 《易传》特别推崇“易简”,将平易和简约视为乾、坤的最根本属性和功能。其《系辞传》说:“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读作智),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乾意味着事物的开始,坤意味着事物的完成。乾以平易为智,坤以简约为能。所以乾坤容易被人理解和顺从,受人亲近而有功绩,从而成就圣贤的德业。这是以乾坤卦象为纯阴纯阳,简单明了,但它是六十四卦的基本要素,所以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传》又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斖斖者。”这是说,乾卦的德行刚健而平易,却告人以险难之事;坤卦的德行柔顺而简约,却告人以阻塞之事。因此,以乾坤两卦为门户的《周易》,能悦人之心,能解人之虑,判断天下之吉凶,使人奋勉不息。这又是从简易的角度,说明乾健坤顺乃卦象与事物的基本法则,此即《系辞》所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阴阳简易之理乃《周易》的最高原则,所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辞传》) 《易传》的此种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司马迁对《史记》的写作,其《乐书》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此论“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完全取《系辞》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意,以为大乐必易方能深入人心,大礼必简方能使人尊从,从而起到和谐心灵、规范人世的作用。其《叔孙通传》也对叔孙氏为高祖定礼仪,为简易,大加赞赏,其中说:“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于是,招集儒生三十余人,根据时代的需要,制定了简易的仪法。 《易传》推崇“易简”,更推崇“时”。在《易传》中,论述最多的莫过于“时”,大概有六十余次之多。其中讲到要“察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彖传·贲卦》);由观天文,察时变,于是便能“明时”,“君子以治历明时”(《象传·革卦》),制定历法,说明四时的变迁;由对“时”的知解,进而转到人类对“时”的运用,它要求人们必须“与时消息”(《彖传·丰卦》),“与四时合其序”,“后天而奉天时”(《文言传》);时机未到,要“待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系辞传》);时机到了,要“与时偕行”,“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文言传》),终日奋发,努力奋斗,与时间共同前进,“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彖传·损卦》),“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益卦》;时机一旦转变,就要“趋时”,“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传》),在变动的时代,必须追随时代的发展,“随时”加以变通,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总之,用时要以“不失时”为其最基本准则,“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彖传·艮卦》)。 司马迁《史记》也深受《易传》“时”论的影响。《史记》多言“时变”,将“时变”作为一个重要范畴来使用。此范畴即来源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及“变通者,趋时者也”。司马迁论述天官的职责说:“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史记·天官书》)“深观时变,察其精粗”乃“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变文与引深。观测天文,察其精微,考其古今变化,是天官的根本职能。司马氏以此作为其著《天官书》的重要指导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