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流程与流派(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盛邦和 参加讨论

3.“五四”史学
    中国历史进入风起云涌的“五四”时代,史学之潮为之急遽变向。回应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社会运动,以批判传统为思想目标的文化批判主义史学演为史学主潮。正如顾颉刚所云:“中国史学进步最迅速的时期,是五四运动以后到抗战以前的二十年中。这短短的一个时期,使中国的史学,由破坏的进步进展到建设的进步,由笼统的研究,进展到分门的精密的研究,新面目层出不穷,或由专门而发展到通俗,或由普通而发展到专门;其门类之多,人才之众,都超出于其他各种学术之上。”(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这一期间的代表是顾颉刚,他提出“古史神话论”与“禹为社神论”,石破天惊,在中国现代批判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方面,落下厚重的基石。他断言:三皇传说出于“太一生两仪”哲理的神话化,同时泰皇的传说又出于黄帝(即上帝)等神话的演化,也已成定论。五帝的传说虽然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综合研究,可是五帝的前身都是神话中的上帝,也已可断定,昔年认为五帝传说起于五色天帝的神话,到现在还坚持着这个主张。夏史传说也很多出于神话的演化(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125页。)。他宣称:“昔年颉刚认禹为社神的见解,现在已有童书业、杨宽诸先生提供了不少坚强的证据。关于古史中的朝代传说,童书业先生的帝尧陶唐氏名号溯源,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篇文章。”因此“禹为社神论”应该确凿无疑(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125页。)。
    傅斯年是“五四”史学的又一代表。他以“史学便是史料学”为口号,主张以“科学”的方法揭示中国古史记载的错谬。他在《史学方法导论》一书中说:“史学便是史料学:这话是我们讲这一课的中央题目。史料学便是比较方法之应用:这话是我们讨论这一篇的主旨。”(注:《史学方法导论》,载刘梦泉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2页。)尤如岳玉玺所论,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可以用三句话概况,史学便是史料学,史学本是史料学,史学只是史料学。傅斯年以为史学生命与宗旨的根本所系是史料。傅斯年还强调,光了解史料的重要性还不够,要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史料、整理史料,这种方法便是比较。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史料。假如一件事只有一个记载,而这个记载和天地间一切其他刊载(此处所谓记载,不专指文字,犹史料之不以文字为限)不相干,则对这件事只好姑信姑疑,我们没有法子去对他做任何史学的工夫。假如天地间事都是这样,则没有一切科学了,史学也是其一(注:《史学方法导论》,载刘梦泉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242页。)。
    傅斯年在其《文学革新申义》中对文化进化史观作进一步阐述。他说:进行文学革命所要做的不外是三件事:“一、为理论上之研究。就文学性质上以立论,而证其本为不佳者。二、为历史上之研究。泛察中国文学升降之历史,而知变古者恒居上乘,循古者必成文弊。三、为时势之研究。今日时势,异乎往昔。文学一道,也应有新陈代谢作用为时势所促,生于兹时也。此外偶有所涉,皆为附属之义”(注:原刊于民国七年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
    他在“五四”时期的发表的史论有《文学革新申义》(《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年1月)、《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2月)、《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4月)、《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谬误》(《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第5卷第4号,1918年10月)、《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中国文学史分期之研究》(《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等,无一不是投向封建文化传统的投枪锋镝。
    4.抗战史学
    抗战运动的启幕,使中国史学思潮重新向民族史学的方向转向。从20世纪30年代起始,宣传民族自主、确立民族自尊、坚定民族自信、树立抗战信心成为这时期许多历史学家的精神指导。研究国史,探讨国学演为显学。这时期的代表首推钱穆与陈垣。
    1930年钱穆由顾颉刚推荐,赴北平任燕京大学国文讲师。1931年应北大聘,任史学系副教授。此期间撰写《刘向刘歆父子年谱》(1930年)、《先秦诸子述年》(1935年)。钱穆一生力作首推《国史大纲》,其实它是一部抗日救亡,宣传爱国的国史教科书。“9·18”以后,南京政府定中国通史为大学必修课。傅斯年遵命召集北京大学教授讨论,决定由钱穆主持国史的教学与写作工作。从1933年秋起,钱穆开讲国史,战火绵延,讲学不辍,从北京大学一直讲到西南联大。后本其讲义,历时13月成《国史大纲》,又完成《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37年)。
    陈垣为抗战史学的又一代表。陈垣曾是一个笃实的考实史家,1917年发表《元也里可温教考》。景教被消灭以后,元代有也里可温教,是当时基督教总称。也里可温教与元代有很大关系,随着元兴而兴,元亡也亡。因此研究元代史,对也里可温教的研究是不可少的。陈垣专用中国史料考证也里可温教,对元代年史学研究是一项重要补完工作,是对中国史学的一大贡献。此后他又发表了《开封一赐乐业教考》,说的是明代以后犹太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火祆教入中国考》,论火祆教自南北朝从波斯传入中国至宋,由兴至衰的过程;《摩尼教入中国考》,叙摩尼教自唐传入中国以后情况。以上统称“古教四考”。
    抗战以后陈垣的宗教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时他的著作有《明季滇黔佛教考》(1939年)、《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与前面说到的“古教四考”相映照,此为陈垣的“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始写于1939年,记西南遗民逃避清治,躲于禅佛,始终不降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此书所记故事是清代事,而书名依用“明季”。明桂王曾在滇黔设政权,滇黔实为当时抗清后方。陈垣当时人在北平,写此书当是寄托心归南方,志节不坠的心情(注:参见李炳泉、邸富生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3页。)。1957年此书重印时他说,是书“不徒佛教史迹而已”,而是为了彰扬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注:参见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页。)。是书的材料运用很有独到之处。他在1939年初,在故宫内发现一部奇书,即《嘉兴藏》,此书的资料没有人使用过。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此书通读一过,从中搜集了许多清初僧人的语录。他以后在《明季滇黔佛教考》“重印后记”中说,以语录入史,还是自己的首次尝试,“为前次所未有”。他说自己实在是发现了一座“三百年沉霾之宝窟”。他的《明季滇黔佛教考》由于用了这些语录,使其著作多了实证的基础。
    《清初僧诤记》记清初佛门之争,叙东南法门中故国派与新朝派的论争,实喻指投降派与抗战派之间的斗争。所记虽是古事,说史者心中另有块垒。乃是借史论今,表达自己的忧国之心(注:参见李炳泉、邸富生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3页。)。他这时又写《南宋初河北新道教》。根据历史记载,金人入据中原后,北方部分群众创立全真、大道、太一三教,自觉组合,团结一致,决不称臣于金。此三教的发起人生于北宋,建教于金。陈垣为“从其志”,反映他们的节操志向,写书题头不说“金”而言“南宋”。于“重印后记”中他说:“芦沟桥变起,河北各地相继沦陷,作者亦备受迫害,有感于宋金及宋元之事,觉此所谓道家者,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岂可以其道而怠之也。”又说:“诸人之所以值得表扬者,不仅消极方面有不甘仕敌之操,其积极方面复有济人利物之行”(注:转引刘乃和:《陈援庵老师的教学、治学及其他》,参见李炳泉、邸富生主编:《中国史学史纲》,第48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