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新发现的司马光《与范梦得内翰论修书帖》考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邬国义 参加讨论

(三)书局最终未罢及其余波
    这封信揭示了《通鉴》书局曾一度面临罢局的危机,然而,它终于没有被废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也想作一些分析。
    首先,司马光采取的策略应有一定作用。司马光在信中对范祖禹的劝告看来已为范氏所接受,而没有贸然上疏朝廷。这就避免了授变法派以口实,陷入僵局。此后,有迹象表明,司马光也没有消极被动地坐等。《进资治通鉴表》云:“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原来一般均认为在司马光到洛阳之后,神宗就听其将书局随身带往洛阳。但据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说:“光寻判西京留台,奏迁书局于洛阳。”(12)就此来看,关于书局迁洛问题,是他主动上“奏”的。这样做,当然是为了便于修书,但联系这封信来看,书局此时尚未迁洛,而半年之后范祖禹就到了洛阳书局,说明书局迁洛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这应和司马光为解脱罢局危机所作部署有关,恐怕是更直接的原因。这样,把书局撤离政治斗争中心的京城开封,无疑可以减少变法派的非议和压力,达到保存书局,完成修书的目的。而神宗在其上奏之后,也下诏批准了这一做法。
    其次,神宗的态度是决定《通鉴》书局命运的关键所在。英宗、神宗均是右文之主,爱好历史,《通鉴》受英宗之诏而开局,神宗继位之后,下令继续编撰,并以其“有资于治道”(13),赐名《资治通鉴》。治平四年十月初开经筵,又下诏令司马光进读《通鉴》。第一次进读,又“面赐御制序,令候书成日写入”(14)。当时《通鉴》并未完成,神宗在序文中就称它“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矣”(15),寄予很高期望。这些都反映出神宗对《通鉴》的高度重视和对书局的大力支持。正如司马光在《谢赐资治通鉴序表》中所说:周朝的南史、董狐,汉代的司马迁、班固,“皆推高一时,播美千载”,但都“未有亲屈帝文”,为之作序的’卜诏经筵进读,这样做也是“特发殊恩,不用常例”,“旌异于他书”(16)的。此后司马光曾数次进读,史称“帝取所修《资治通鉴》命经筵读之,所读将尽,而进未至,则诏促之”(17)。尽管司马光在进读时曾论及时事,反对变法,神宗并未因此怪罪。直至熙宁四年,还把颕邸旧书二千四百卷赏赐给他,助其修书。在司马光出知永兴军、刘恕放外任至南康军时,神宗对刘恕还“有诏即官下编修”(18)。从上述情况看,神宗对《通鉴》确实极为看重,期其有成。
    而且,神宗与司马光之间的个人感情非同一般。在仁宗晚年建储和后来调停英宗与曹太后二宫矛盾的两大事件中,司马光都冒死极谏,多次力请,神宗的生父赵曙以仁宗堂兄之子而得以立为皇子,及在继位后和垂帘听政的仁宗皇后曹太后发生冲突,甚至有人主张废掉英宗的情况下能够保住皇位,司马光都是起了作用的。由于这种原因,英宗、神宗父子始终难以忘怀他的功劳,对他十分赏识、器重。神宗即位不到三个月,就擢任他为翰林学士,不久又迁为御史中丞。在熙宁变法期间,尽管司马光激烈反对变法,但神宗始终认为他是忠臣,仍“欲大用光”(19),想委他以枢密副使的重任,只是由于他自己再三坚辞,才算作罢。在司马光请求出知许州或西京留司御史台、国子监时,神宗还一再挽留,企图弥合他和王安石之间的裂痕。后来司马光长期退居洛阳,元丰年间神宗直至逝世前还想着他,说过“御史大夫非用司马光不可”(20)的话,可见神宗与他的恩缘至死未断。在变法斗争中,司马光与王安石等变法派政见不同,神宗是支持变法派的。但从神宗与司马光的关系及对《通鉴》的重视二方面而言,神宗也很清楚,编修《通鉴》,为北宋王朝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司马光效忠朝廷的另一种方式。司马光进读《通鉴》,借机攻击的只是变法派,对神宗本身来说还是体现了拳拳忠心的。因此,神宗显然是希望司马光修成《通鉴》,“成一家之书”,即使变法派对《通鉴》书局有种种非议,也不足以使神宗采取最终罢废书局的极端措施。因为这样做,和神宗起先对《通鉴》又是赐名、又是作序的做法自相矛盾,岂不影响到神宗自己的威信?何况作为封建皇帝,出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神宗也要考虑到两派政治势力的某种平衡,既要支持变法派,又不能不给司马光以出路。这样,在司马光奏迁书局之后,神宗遂“听以书局自随”,既可避开两派的斗争,使司马光仍能继续编撰《通鉴》,对变法派方面也算有了交代,显然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再就变法派方面来说,他们当然不肯轻易放过《通鉴》书局。但是,在封建时代,皇权高于一切,圣旨是不得违背的。即使王安石等变法派已掌执朝政,也缺少那种黜免、罢废的实际权力,特别在排斥元老大臣方面,更显得如此。加之司马光在朝廷中颇有声望,《通鉴》书局受英宗之诏而设立,神宗又亲自赐名作序。因此,他们不得不有所顾忌,不能搞得太过分。如果《通鉴》书局没有神宗保护的话,那么它的结局究竟是凶是吉,今天能否还能看到《通鉴》全书,也就很难预料。同时也应看到,《通鉴》书局虽然卷入了变法斗争,被变法派视为障碍,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修书机构,编写的《通鉴》也只是一部历史著作。现实政治和学术二者终究还有某种区别。这样,就使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斗争具有某种缓和、调解的可能性。《通鉴》书局由京城开封撤至洛阳,对变法派来说,无疑已是一种胜利。因此也就没有进一步穷追猛逼,而是适可而止了。
    《通鉴》书局最终未被罢废,然而,迁至洛阳之后,变法派对它的攻击依然没有停止,飞短流长之语不少。宋代胡寅说:“司马公六任冗官,皆以书局自随,岁月既久,又数应诏上书,论新法之害,小人欲中伤之,而光行义无可资者,乃倡为浮言,谓书之所以久不成,缘书局之人利尚方笔墨绢帛及御府果饵金钱之赐耳。既而承受中贵人阴行检校,乃知初虽有此旨而未尝请也。光于是严课程,省人事,促修成书。”并感叹道:“小人以已臆度君子,类皆如是。”(22)此事魏了翁《鹤山大全文集》中也曾提及。制造流言,攻击书局贪图朝廷发出的笔墨、绢帛及所赏的果品、金钱,故意拖延时日,乃至朝廷派人私下检校,说明这一事件闹得也是不小的。又据洪迈《容斋随笔》卷四司马光曾说:在修书的“十九年中,受了人多少语言陵籍。”更可见在整个修史过程中是枝节旁生,风波迭起的。
    即使在《通鉴》修成之后,甚至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都死后,这一余波仍在摇曳,甚至愈加剧烈。哲宗亲政死后,起用章惇曾布等变法派再度执政,不仅追夺了司马光的谥号,而且砸碎了他坟前所立“清忠粹德”碑,据周辉《清波杂志》卷九载,章惇党翼蔡卞、林自等“兢尊王荆公而排挤元祐,禁士人不得习元祐学术”,甚至打算“毁《资治通鉴》板”。后来太学博士陈瓘借策试的机会,在试题中“特引序文,以明神宗有训”,蔡卞、林自等理屈辞穷,只得密令将《通鉴》雕板束之高阁,“不敢复议毁矣”。这次又是神宗的序文作了护身符,才使《通鉴》免遭厄运,得以保存下来。直至北宋灭亡、高宗南渡初年,还有人持毁板之议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六,当时直龙图阁两浙转运副使王综又“指司马光为奸人,谓《通鉴》为邪说,必欲毁板,恐其流传。”这些都反映出围绕着《通鉴》两派斗争的激烈程度。
    上述事实,深刻地说明,现实政治斗争对于史学具有重大的影响,史学不可能不受其制约而超然于外;而且,随着斗争的激化,政治与学术的纽结就扣联得愈紧,更加难分难解。这种史学随政治的波动的浮沉升降的历史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重视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