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试论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念(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文史丛刊》 苏诚鉴 参加讨论


    司马迁自述“少负不羁之才”,想望“慷慨之士”、“椒傥非常之人”。汉武帝重用的却是阿谀醇谨的乡愿,“峻文深理”的酷吏,“与民争利”的“兴利之臣”,以及佞幸贵戚之类。司马迁崇敬的是仁人志士,汉武帝需要的是忠臣奴仆。两种人材标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不仅是个人的爱憎好恶,而是不同的时代意识。司马迁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这个悲剧的意义在于宣告“游士”时代的结束。
    所谓“不羁之才”,意思是不受拘束、身心都得到独立解放、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格。这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从历史上看是要一定时代条件的。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有时代和阶级的属性。在宗法等级制度下,贵族和庶人是两大分野。“士”是农民中的尖子,特称“秀民”。管子主张士、农、工、商四民“勿使杂处”,“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暱,其秀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29)。所以他设“士农之乡十五,工商之乡六”,“士农”合为一类。《诗·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朱熹《诗集传》:“髦,俊也,俊士,秀民也。古者士出于农,而工商不与焉”。“士”既产生于庶人中的农民,所以在古籍中农总是“庶士”或“士庶”连称。《尚书·毕命》:“兹殷庶士”;《孟子·梁惠王上》:“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离娄上》:“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士”既是农民中之“秀”,又居“四民”之首,就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技艺和知识。例如较早出现的“儒”士就具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种技艺和知识为贵族所需要,“士”就可以得到提拔而入“仕”。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原是那个时代的通行制度,是一种本份职责。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说:“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并非如后人理解的追求利禄的意思。“仕”就是替贵族等级服务,所以《说文解字》说:“士,事也”。段玉裁注:“《豳风》、《周颂》传凡三见。《大雅》‘武王不仕’,传亦云‘仕,事也’。郑注《表记》申之曰:‘仕之言事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不,谓之士’”。
    “士”因其才能和所“事”的不同有文武之分。武士选拨充任下级军官,称为“士官”;有的训练为精锐部队,叫做“甲士”、“甲胄之士”、“虎贲之士”。文士通称为“儒”(30),身体比较柔弱,所以《说文解字》释“儒”为“柔也,术士之称”。文士一般从事“文史星历”和治丧相礼等职务,少数可以为“吏”,“吏”也有“职事”之意(31);还有的担任“家臣”、“宰臣”之类。但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大夫以上是贵族,士、农、工、商都是庶人,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是不可逾越的。在这个制度下,“士”只能处于贵族的附从地位,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可言。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大动荡、大变化的局面,一个新的“士”的时代也就脱颖而出。
    开辟这个新时代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是出身没落贵族的士。这个身份赋给他两个特征:其一,对下比较同情士庶;其二,对上敢于坚持独立的言行,而不苟从贵族。孔子周游列国,干七十余君而不见用。他就聚徒讲学,弟子三千,不分等级,“有教无类”。他靠“束脩”维持生活,有了独立的生活来源,不依赖贵族为生。孔子用“六艺”传授技术知识,同时进行“文、行、忠、信”道德教养。他勉励学生们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这就把原来的“儒”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2)。“君子儒”要“志于道”,要“仁以为己任”。“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33);“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34)。出仕不是单纯替贵族服务,也不是为个人利禄。他勉励学生要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他塑造了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5)
    孔子还饶有风趣地把自己比做商品,说要待价而沽。
    新时代的“士”就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匹夫”和自己可以自由出售的“商品”。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到了战国,便进一步出现了游士纵横、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士风,显得更加傲岸。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6),君臣关系是相对的,各有权利和义务,不是后代的“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7);“君之视臣如士芥,则臣视君如寇雠”(38),这是历代士人谁也不敢说的。孟子勉励学生要“舍生取义”。在生死问题上,他认为“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39),即死有轻重之分,死要死得其所;否则反而“伤勇”。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40)。历来所谓“仁至义尽”,都视为同义语,儒家也经常“仁义”并称。其实,“仁”字从人从二,主要讲人与人的相处关系,“义”字从我从羊,主要讲自我意识。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义之为言我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断制也”。孟子的强调“舍生取义”,战国时期士风之尚义,都反映了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时代气息,是新的历史呼唤。这在中国历史上只出现过这一次,以后通训“义”为“宜”,就失去其本来精神了。
    荀子也提出“致士”主张,说:“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又说:“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41),把“士君子”说得如此重要。直到战国之季,《吕氏春秋·士容论》还特意描绘了一幅“国士”之容,并认为“礼士”是“人君三大经”的第一经(42)。
    此外,例如田子方为魏文侯师,对公子击辩论“富贵”与“贫贱”何者可以“骄人”,声言:“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则去之楚、越,若脱然,奈何其同之哉!”(43)还有一个处士颜斶公然在朝廷之上,呼唤齐宣王“王前!”表示:“士贵耳,王者不贵”(44)。
    这是一个“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45)的时代,“士”之所以能够独立不羁,其故在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