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经学与史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林》 陈克艰 参加讨论

二、“经学”一例
    经学的任务是注经和传经。既然“六经皆史”,既然古史的材料在经中,按理说该是经学越发展,古史越明朗,怎么反而会经学发达过甚转致史学不振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历来的经学缺乏客观的史的眼光。经学在长时期里的踵事增华,模糊了原始经传的本来面目,反而给史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且举《论语》为例。
    《论语》传到汉朝,有三个不同的本子。《鲁论》二十篇,《齐论》二十二篇,《古论》二十一篇,情况已是纷繁复杂。到了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手里,他对三种本子作了一个综合处理,情况就更加混乱。敦煌千佛洞所出《论语郑注》残卷,其所存篇下皆题“孔氏本郑氏注”。“孔氏本”即《古论》。但按皇侃:“古论篇次乡党第二”,而此残卷的篇次却为“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悉同于《鲁论》,既如此,怎么能说它是“孔氏本”呢?这个矛盾该怎么解释呢?
    幸而,后来有些记载可以让我们知道郑氏当时搞综合作用的方法。何晏《论语集解序》云:“古论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说,而世不传。汉末郑大司农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以为之注。”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郑元就鲁论张包周之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又云:“郑校周之本,以齐古正读凡五十事。”《隋书·经籍志》亦有类似说法。王国维总结郑注本的特点为“篇章虽仍鲁旧,而字句全从古文。”[①c]这样,《论语郑注》的敦煌残卷叫做“孔氏本”也就说得通了。
    如果上引何、陆、王诸人所说不错,那么大经学家郑玄缺乏史之眼光也就明矣。诚然,郑玄拿不同的本子对勘互校以求定于一是,确是在作考据之事;但他不是在考史,他作这事遵循的原则与“考史”的精神有违。史的精神最讲究“实事求是”,若是对人与事作具体的观察、了解、分析,那就应该鲁论是者依鲁论,齐古是者依齐古,怎么可以事先作一个形式的划分:“篇章根据鲁论,字句根据古文”呢?如果鲁论与古论字句歧异处,确实都是鲁论错了,古文正确,那也应该是一一作具体考释以后的结论,而不是从事之前就立定的规矩。
    事实上,郑氏这样的校注法,真的酿成了困难和问题。例如,“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语。陆德明《释文》:“鲁读易为亦,今从古。”按《鲁论》,此句应为:“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与《易经》无关,意思完全两样了。郑玄当初据古改鲁,如果有史的意识,应作起码的考释,讲明理由。但是并不,他只是在句下按己意解释一番:“加我数年,年至五十以学此易,其义理可无大过。孔子时年卅五六,好易,玩读不敢懈倦,汲汲然,自恐不能究竟其意,故云然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弃取之际,竟未尝有一言及其理由,不亦惑乎?
    郑玄当时,去古未远,想要弄清楚一些事实,比千载以下,总要容易得多。等到清儒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则任凭他们训诂的本事多大,已难以理据充分地判明是非了。各人自信颇坚的解释(如俞樾、惠栋、毛奇龄等都论及此事)均不免武断的成份,令没有成见的读者无所适从。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孔子五十学易辩”条认定“鲁论为是”,[②c]其理由是:“孔子实未尝传《易》,今《十传》皆不出孔子,《世家》亦但言孔子四十七不仕而修诗书礼乐,并不及易。而《正义》谓其学易之年,明为误矣。《世家》又谓‘孔子晚而喜易,序易传’,盖皆不足信。”[③c]这些理由似乎仍不够坚强。信世家之“前言”,又不信其“后语”,未免主观。且未尝传易,并不等于未尝学易。人于自己特别喜学,甚至特别精通的科目,往往不下一字,亦不出情理之常。《先秦诸子系年》全书功夫精深,发明多多,但此条实不足以餍人心。取“鲁论为是”,固可说通;但只要主观上愿意,取《古论》与郑注,也不难说通。孔子五十以前说“五十而学易”,此为将来之打算,但因忙于修诗书礼乐,实际至晚岁七十始得学易,这样说也并无什么滞碍。总而言之,莫衷一是。
    如果“孔子学易”成立为古史的一个问题,则按照陈寅恪所悬的解决史学问题的标准,这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的。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古史中类似此例的情况所在皆是。古史因年代久远,材料本就不足,再加经过两千年“经学”的缺乏史识的加工,造成真与假、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的一团乱麻,分理为难,简直超过了人工的范围。
    陈寅恪向来视“读书”与“治学”为一事。《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①d]读书治学决不象其他的人类活动那样,可轻易纳入竞争比赛的规则系统(竞争比赛的规则系统即是一种“俗谛之桎梏”。)知识分子、士,本质上不应是运动员。如果知识分子本质上是运动员,那么陈寅恪就不该说“不能读”、“不敢读”之类的话。吴宓早就推尊陈寅恪“学问渊博,识力精到,远非侪辈所能及”[②d];汪荣祖断言陈寅恪的高度“可以超越,又不可能超越”;[③d]陈寅恪己身也有自许如“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④d]之诗句。事实上有那么多人在读先秦之书,怎么陈寅恪反而不能读呢?所以,从运动员比赛的角度所作的这些评价,说到底都是可以忽略的。
    不仅先秦之书“不敢读”,即使对其所喜读之中古以降文化史,陈寅恪亦每每叹“读书之难”。如关于钱牧斋有美诗“苏堤浑倒踏,黟水欲平填”句,便自云:“寅恪少日读此诗,颇不能解。……及垂死之年,……始恍然大悟”。[⑤d]又如,九岁时已习诵吴梅村《圆圆曲》,“历六十余载之久,犹未敢自信能通解其旨趣。可知读书之难若此。”[⑥d]这些,都是在以他个人主观的感受,表达一种超越于个人主观以及俗谛桎梏之外的真实、客观、绝对的境界,这才是读书治学的本质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