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晋太尉进贤三梁冠”小札(6)
(26)《宋书》卷一八《礼志五》,第504页。 (27)《南齐书》卷一七《舆服志》,第340页。 (28)如长冠,有资料表明至萧梁天监年间仍被沿用,见《隋书》卷一一《礼仪志六》,第234-235页。 (29)蔡邕:《独断》卷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本,第12页左栏。 (30)《后汉书》卷二《明帝纪》注引,第100页。 (31)《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第271页。 (32)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第3-10页。 (33)《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第725页;《续汉书·百官志一》,第3557页。 (34)《续汉书·礼仪志中》“貙刘”条,第3123页。 (35)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三,《二十五史补编》第2册,第2121页;孙福喜:《应劭〈汉官仪〉源流考》,《文献》1995年第4期;佐藤达郎:《応劭「漢官儀」の編纂》,《関西学院史学》第33号,2006年。 (36)《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25页。 (37)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第132-144页。 (38)陈奕玲:《汉晋南朝文武分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2年,第46页。 (39)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初出1956年,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5页。 (40)阿部幸信:《漢代の印制·綬制に関する基礎的考察》,《史料批判研究》第3号,1999年;《漢代にぉける朝位と綬制につぃて》,《東洋学報》第82卷第3号,2000年;《綬制ょりみた前漢末の中央·地方官制--成帝綏和元年にぉける長相への黒綬賜与と中心に》,《集刊東洋学》第84号,2000年;《漢代官僚機構の構造--中国古代帝國の政治的上部構造に関する試論》,《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第31号,2003等。 (41)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第243-253页。 (42)杨振红:《秦汉官僚体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及其意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社会构造研究之一》,《文史哲》2008年第5期。 (43)《续汉书·百官志一》注引《韩诗外传》,第3562页。 (44)《续汉书·百官志一》,第3557-3562页。 (45)《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附陈忠传》,第1565页。 (46)《后汉书》卷五叫《杨震传附杨秉传》,第1774页。 (47)《通典》卷二○《职官志二》“三公总叙”条,第506页。 (48)影山辉国:《漢代にぉける災異と政治-宰相の災異責任を中心に》,《史学雑誌》第90编第8号,1981年。 (49)职责如祝总斌所论,东汉三公仍有一定的职责分上。见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6-71页。待遇如前注引《续汉书·礼仪志中》“貙刘”条,貙刘仪式时的赏赐,太尉即高于司徒、司空。东汉春赐,太尉高于司徒、司空。 (50)《汉书》卷七一《彭宣传》,第3052页。 (51)黄致远、黄今言:《东汉太尉系年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