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历史学科发展的三十年(6)
解放后,特别是来到南开大学后,他不仅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提高政治觉悟,而且由于认识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提高史学研究水平的锐利武器,积极将之引入学术研究,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回答各种历史问题。他不仅自己这样作,而且教育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青年教师也要这样作。他经常对他们说:“马列主义是明灯,对知识分子来说,它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又是从事历史研究的指针。”“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明确方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有的人错误地认为马列主义过时了,不能用做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郑天挺教授则坚决地教育他的研究生:“你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要认为这些理论都是过时的东西。经典作家的很多理论,仍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于他积极地将最科学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入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中,并坚持下来,而且教育自己学生也坚持这一先进的理论,这才使得他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在南开大学期间所写出的论文,视野比解放前大为开阔,对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揭示得更加深刻,其所培养的学生,则质量大为提高。 郑天挺教授在学术上不断追求新水平的一个典型事例,是他关于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的探讨。1962年他写过《清入关前满洲族的社会性质》一文,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他没有以此为满足,此文发表后,又继续探讨了十几年,于1979年进而发表了《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续探》一文,对前文在理论上及史实上,都作了大量补充,从而使研究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郑天挺教授以谦虚著称。他在解放前出版的代表性专著,题名《清史探微》;1979年编成、1980年出版的汇集其一生主要论文的文集,又题名《探微集》。这都反映了他的虚怀若谷的修养。笔者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经常见他对笔者或他人的文章、计划应邀提出修改建议后,总要加上一句:“我的想法,很可能是您已经考虑过而后来因某种原因而放弃了的,您不一定照我的意见办。”这不是他的客套话,从其诚恳的语气和表情可以看出,他说的这些话都是由衷之言。这使笔者强烈地感受到,郑天挺教授虽然学问渊博、声望极高,但确实不自以为是。正是这种虚怀若谷的谦虚品格,为他不断前进、不懈追求新境界,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三、南开人的爱戴与怀念 郑天挺教授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贡献,受到了教育界和史学界的广泛赞扬,而南开师生作为他的同事或学生,对他格外尊敬和热爱。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他被推举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由于他以年迈为由多次要求辞退南开大学副校长之职,1981年10月,教育部同意了他的意见,但根据全校师生的意愿,任命他为南开大学顾问。这时,恰逢其执教60周年,全校师生又为他(同时为杨石先校长)举行了隆重的执教业迹庆祝大会,与会者还有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的代表和教育部的领导,大家高度评价了他哺育数代学人的功绩和学术贡献,表达了由衷的爱戴之情。 1981年12月20日,郑天挺教授因病逝世于天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噩耗传出,南开人沉浸在深切的哀悼之中。在数百人参加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大家因失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功劳卓著的教育家、史学家而痛惜万分,教育部长蒋南翔的唁电,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郑天挺同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不断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在垂暮之年仍壮志满怀,为在南开大学建立明清史的研究中心而积极努力。他的不幸逝世,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史学界都是一大损失。” 南开人永远怀念着郑天挺教授。1982年3月, 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一起在北京举行了郑天挺教授学术纪念会,白寿彝等著名史学家纷纷发言,回忆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1990 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了《郑天挺纪念论文集》,1991年4 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郑天挺学记》。这两种由郑天挺教授的几个南开同事和学生编辑的书籍,收集了郑天挺教授的几代弟子、众多朋友和同事撰写的近百篇学术论文和回忆郑天挺教授的生平、治学经历、学术思想的纪念文章,每篇文章无不表达着对郑天挺教授的真诚尊敬,寄托了作者们对郑天挺教授的不尽哀思。此外,在80年代至90年代,在《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南开史学》、《明代史研究》、《天津日报》等多种中外报刊上,还陆续发表有许多类似的纪念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出于郑天挺教授的南开同事和弟子之手。 然而南开人对郑天挺教授表达深切怀念的主要方式,还是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千方百计发展南开的历史学科。郑天挺教授逝世十多年来,在南开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南开的历史学科已成为在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名列前茅的专业。1981年起,已经开始有了博士导师。迄今为止,不仅整个学科各个方向均有了博士授予权,而且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三个二级学科名列全国重点学科之列。1996年,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首批立项支持的单位。自1998年起, 博士后流动站也设立起来了,博士生导师总数已达20多名。教师队伍的规模比以前大有增加,总人数接近200名。 行政建制也不再是一个历史系,而是从中先后分出了历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三个单位,其中母体历史系于1994年还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郑天挺教授尤为关注的南开明清史学科,同样情况喜人。先后培养出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近百人,其中有多人已拥有教授、副教授的头衔,在明清史研究中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 承担过的国家、 国家教委和天津市规划的科研项目已超过10项,出版问世的专著、教材等接近40部,发表的论文超过500篇, 获得的各级科研成果奖近20项,其中有的是全国图书奖或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社会科学中层次最高的奖项。继第一次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又先后召开过两届同样的盛会。此外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多次充当了全国或国际的明史或清史的学术讨论会的举办者。许多国内外的著名明清史学者来南开讲学,南开的明清史学者也有多人次走出国门,到日本、加拿大、荷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与访问。1996年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举行建室40周年学术讨论会之时,日本著名明史专家山根幸夫、中国著名清史专家王锺翰等明清史界权威人物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等明清史研究单位,或发贺信,或到会致辞,赞扬本室“不愧是中国明清史研究的中心”、“成为世人瞩目的明清史研究重镇”。郑天挺教授的崇高精神,鼓舞着南开师生,使我们在发展历史学科中,有永远用不尽的力量。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功劳卓著、品格高尚的著名教育家和史学家郑天挺教授,将永远活在南开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