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秦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夏考古》 滕铭予 参加讨论


    纵观秦文化考古学发现与研究的历程及现状,虽已取得很大成果,但若要使研究深入,则不仅需要考古学资料的进一步积累,更重要的还有赖于研究方法和解释理论的变革。笔者认为下述问题应是秦文化研究者引起注意并积极进行思考的课题。
    1.关于秦文化的界定
    目前对于东周时期秦文化的界定均以在雍城附近发现的中小型墓地为出发点。正如对殷墟的确认认定了殷墟文化一样,这种方法无疑是科学的,也是有效的,但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深入,现已知一个遗址的等级越高,与其他外部文化发生交往的机会就越多,其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就越复杂。殷墟是这样,西周的沣镐遗址是这样,雍城亦不能例外。因此通过雍城近郊墓地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面貌,并不一定是单纯的秦文化,亦不能笼统地将其全部视为秦文化的典型因素。因此对于秦文化的界定,还有必要对已知的东西做进一步的文化因素分析,以清楚哪些是秦文化传统的、典型的因素,哪些是在与外部文化发生交往时以某种方式接受的外来文化因素,哪些是前者与后者融合后产生的新因素等。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具备进一步分析秦文化的谱系结构、文化源流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2.关于秦文化的时空框架
    秦文化的活动地域。自西周时期起,就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大体是实现了一个自西向东的过程。在这个文化不断东移的表象之后,是秦文化在其所到之处,因当地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自身需要的不同,与原有文化间所发生的不同层面与层次的关系,或排斥、或吸收、或融合。因此秦文化的发展,会因其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面貌。所以建立秦文化的时空框架,就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单线、静态、封闭的系统,排列出单一的序列,而应将其视为一个多元、动态、开放的系统,建立一个多空间、多线索的时空框架,以便研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差别与关系。
    3.关于秦文化与外部文化的关系
    这种研究的实质不是去说明在秦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哪些外部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而是要说明和解释在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与外部文化发生不同层面与层次的关系。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往往只是指出秦文化曾与很多外部文化发生过关系,并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但任何一个考古学文化,若能接受外部文化的影响,必定会有其外部和内部的原因。秦文化也不例外,其外部的原因是外部文化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秦文化加以影响。这可以是文化载体的迁徙,或进入秦文化的活动区域,或因军事、经济、社会等原因与秦文化形成某种关系,如占领与被占领、贸易、联姻等。而作为秦文化内部的原因更应引起注意,即秦文化自身是以什么样的前提接受这些外部文化的影响,或是由于其自身的平衡机制失调,或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或是由于二者在生态环境、农业经济、生产技术等方面有相近之处等。而基于不同的内部原因所接受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对秦文化自身及其发展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
    4.关于秦文化的层次结构
    所谓层次结构,是指在考古学文化中由存在于不同层次上的遗存所形成的结构,如高台建筑和小型居址、大型陵园和中小型墓葬、青铜礼器和日用陶器等就可视为处于不同层次上的遗存。在秦文化的诸种考古学遗存中,以墓葬最能体现其层次结构,将墓葬划分为不同类别的实质,就在于划分秦文化的层次结构。不同类型的墓葬反映墓主人生前不同的社会身份或地位,因而文化的层次结构反映了该文化的人群处于不同的社会层次之中。所以探讨秦文化的层次结构,是探索秦文化社会结构的重要途径。若能把对秦文化的层次结构的分析与文化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则可进一步考察秦文化中处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在秦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5.如何从考古学研究走向史学研究
    由于秦在中国历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秦文化研究一直是历史学者所关注的重大课题,而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可归入广义史学研究的范畴之内。所以对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最终仍需上升到史学研究的高度。无疑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中,必然会有部分与史学研究的成果相吻合,或可对其做出部分的修正,但是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也必然会包含有史学研究以及文献记载中所无法解释或阙如的部分,也正是由于有这样一部分的存在,考古学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对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必须也必然上升到史学研究的高度,说明解释史学研究以及文献记载中难以解决、或未能解决、或不曾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走向深入,走向更高的层次。
    附记:本文是笔者在学习“先秦考古学”博士课程中所写学期论文,其间得到导师徐苹芳先生、张忠培先生的指导,志此以表谢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