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陈其泰 参加讨论

探讨唐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撰成于1942年。本书分上、中、下三篇,所考证和论述的问题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上篇以“关中本位政策”的实行及其破坏,作为考察唐代政治史 的重要线索。陈寅恪认为,“关中本位政策”在北周宇文泰时已经形成。宇文泰割据关 陇一隅,其物质及精神的凭借都不如山东高齐和江南萧梁,“故必须别觅一新途径,融 合其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 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则精神上也必具同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习,始 能内安反侧,外事强邻”。陈寅恪称这一“新途径”为“关中本位政策”,其表现为歧 视山东人、将西迁的有功汉将之山东郡望改为关内郡望、实行府兵制等。“隋唐两朝继 承宇文泰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特点是:1.隋皇室自称弘农杨氏, 唐皇室也自称陇西李氏。自唐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北 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团体之后裔”,形成垄断 朝政的局面。(注:陈寅恪于1951年又写作《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论 述唐太宗在削平群雄及与建成、元吉争夺政权中,对山东武人集团徐世績、张亮等加 以抚用,因获得他们的支持而取胜。说明唐初在维持关中本位政策、抑制山东贵族的前 提下,兼任用非名门出身的山东人,作为上说的补充。)2.以关陇为本位,聚全国之武 力于西北一隅之地,借以主宰全国。但是,到了武则天掌权以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 中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其手段是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 制。这一趋势在武周之后继续进行,“迄至唐玄宗时,遂完全破坏无遗”。
    天宝之乱后,统治集团产生了与前迥异的新格局,形成三种势力:一是外廷之士大夫 ,他们由科举登仕,擅长文词,不喜军事;二是阉寺集团,拥蔽皇室,而与外廷士大夫 对抗;三是藩镇,形成与中央对立的割据局面。后两种人都同“民族与文化”有关,特 别是藩镇问题的核心更是“种族文化之关系”。陈寅恪独具慧眼,从繁多的唐代文集中 发掘出《樊川集》所载当时河北风俗的极具说服力的材料:“生年二十不知古有人曰周 公、孔夫子者,击毬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俗无非攻守战斗之事。”陈寅恪称这种 现象为“胡化”。而考证各藩镇的身世民族关系,则或“确是胡族”,或“久已胡化” 。书中深入地考证并论述了河北地区本是华夏文化甚高区域,何以唐玄宗时转变成“胡 化区域”,以及原来居住在河朔地区的“中亚胡人”是如何内迁的问题。陈寅恪通过综 合诸多分散的史料,归纳了三项原因:远因是隋末丧乱,胡族辗转迁来;中因是东突厥 之败亡,少数拓羯因之东徙;近因或主因则是东突厥之复兴,此时必有中亚胡族向东北 迁徙。因此风俗改变,河北遂成混杂之胡化区域。
    由此,陈寅恪得出唐代政治史演变的至关重要结论:“进士科举之崇重,府兵之废除 ,以及宦官之专权朝政,藩将即胡化武人之割据方隅,其事俱成玄宗之世。”这些正是 关陇集团完全崩溃的“征象”,因此玄宗朝成为唐代政治史的分界线。
    中篇进而论述牛李党争及玄宗以后宦官决定皇帝废立问题。陈寅恪认为,党争的焦点 是对进士科的态度,李德裕不喜科试,尤其厌恶进士科,他主张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 。牛僧儒等则代表进士起家、致身通显的新权贵集团。“牛李两党的对立,其根本在两 晋南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 。党争又与内廷宦官两派斗争相联系。宪宗由武力削平藩镇,李党主张用兵,牛党反对 用兵,内廷宦官主张用兵的一派与李党相呼应。后这一派失败,另一派得势,拥立穆宗 ,“销兵”之议遂成为长庆一朝的国策。文宗之后,唐代皇位之继承完全取决于宦官之 手,外朝宰相惟有服从,李氏子孙充当傀儡。最为典型的例证是:宦官杨恭在私人信件 中,竟把由他策立的昭宗李晔称为“负心门生天子”,而称自己是“定策国老”。
    下篇论述唐代民族关系,从大量记载中概括出“外族盛衰之连环性”的概念,对唐与 周围各民族(包括大食)的广阔范围进行考察,总结出带规律性的认识。陈寅恪认为:“ 观察唐初中国与某甲族之关系,其范围不可限于某甲族,必通览诸外族相互关系,然后 三百年间中国与四夷更迭盛衰之故始得明瞭,当时唐室对外之措施亦可略知 其意。”因为,“其他民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族之灭亡或衰弱”,“而唐王室统治 之中国遂受其灭亡强弱之影响”。
    如唐与突厥之关系。隋末唐初,突厥势力强盛,唐高祖曾向突厥称臣,仅在十年之后 ,唐高宗却能一举覆灭突厥,其原因,除了唐室君臣奋发自强外,还因为:1.突厥境内 之天灾及乱政;2.突厥相邻部落回纥之兴起,援中国以可乘之隙。
    再如唐与回纥的关系,回纥自唐肃宗以后最为雄大,中国受其害甚巨,至文宗之世, 天灾党乱扰其内,黠戛斯崛起侵其外,于是崩溃不振。
    唐与吐蕃之关系更加复杂。唐时,吐蕃强盛延及二百年之久,加上唐皇室把关陇地区 作为全国重心,因此,唐代不能不在东北方面采取维持现状之消极策略,而竭尽全国武 力、财力向西北进取,对付吐蕃。这项政策“不独有关李唐一代之大局,即五代、赵宋 数朝之国势亦因此构成”,导致契丹、女真在东北崛起。在唐玄宗时,“华夏、吐蕃、 大食之大民族皆称强盛,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 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利吐蕃,而断其与大食通援之路”。“中国与吐蕃既处于外族交互 之复杂环境,而非中国与吐蕃一族单纯之关系,故唐君臣对于吐蕃施行之策略亦即利用 此诸族相互之关系。易言之,即结合邻接吐蕃诸外族,以为环攻包围之计”。(注:以 上引文均见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两《唐书》、《通 鉴》所载韦皋、韩滉、李泌等提出的联合回纥、南诏、大食的议论,正是 当时君臣“深知诸外族相互之关系”而提出来的。
    陈寅恪对隋唐制度渊源及唐代政治史演进主线的考证和论述,充分体现出他治史的通 识。他有开阔和敏锐的眼光,他精熟于史料,融会贯通,对一些别人不注意的材料也能 以独到的识见发现其价值,力求从总体上,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中探求历史演 进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在 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在解放前读过的研习隋唐史的学者,“无不惊呼大开了眼界,有 茅塞顿开之感”。(注:胡如雷:《读<汪隋唐史论稿>兼论隋唐史研究》,《 文史知识》1982年第6期。)
    把握住《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述的主要脉络后,我们可以综合此书及前述《隋唐制 度渊源略论稿》,进而探讨陈寅恪独特的治史方法。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同为20世纪中国新考证学派的杰出学者,各人又表现出不同的 学术个性。王国维以“二重证据法”著称,陈垣则擅长义例法,在宗教史、文献学上有 卓越建树,陈寅恪的治史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因小见大,兼擅严密考证与义理阐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