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对将帅作用的高度重视。《六韬》中有多篇从不同角度专谈将帅问题,其重视程度之高,为先秦兵书所仅见。《龙韬·奇兵》:“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怎样才能得到贤将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六韬》分几个层次进行了论述。首先是认真选择将帅,《龙韬·论将》中提出了“五材”,即“勇、智、仁、信、忠”作为贤将的五条标准。其次是对将帅严格要求和进行多方面考察,对于不称职的将帅,要坚决予以撤换。再次是树立将帅的权威,临战给予他们随机应变机动指挥的权力。《文韬·兵道》指出:“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六韬》力主将帅受命之后,要“能独专而不制”[12](《龙韬·军势》),“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12](《龙韬·立将》)。最后是要求将帅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龙韬·励军》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论。 第五,对军事后勤问题的关注。《六韬》对军队后勤如人员配备、物质供给、粮秣征集等问题,均有较详细的论述。《龙韬·王翼》列举军队指挥机关人员,后勤人员占有相当比例,如“通粮”、“方士”、“法算”等,分工很细,职责明确。它告诫统治者,只有薄赋敛、惜民力,使“民不失务”、“农不失时”,国家经济体制才能正常运转,军队后勤补给才有保障,并建议发展多种经济,增强国力军力,创造“谷足”、“器足”、“货足”的良好环境。《六韬》对粮食供给问题论述尤多,并对如何破坏敌军后勤补给“绝其粮道”和防止“敌人绝我粮道”也作了深入探讨。 第六,严明的军法军纪规定。在战场纪律方面,《虎韬·略地》提出:“无燔人积聚,无坏人宫室,冢树社丛勿伐,降者勿杀,得而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这与《孙子》主张“掠于饶野,三军足食”相比要进步得多,与《尉缭子》所提倡的“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则具有相同的时代特色。在对“赏”与“罚”的辩证运用方面,《六韬》也有独到之处。认为赏功罚罪是治军的重要措施,必须严肃对待:“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12](《文韬·赏罚》)”。强调执法必须打破等级界限,“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12](《龙韬·将威》)。这样才能震慑和激励将士,真正调动起他们杀敌立功的积极性。 第七,先进的部队训练方法。《六韬》特别讲究“练士之道”,其方法是:“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众”[12](《犬韬·教战》)。这种以一教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正规的训练方法,在《吴子》、《尉缭子》等兵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明战国时期已在各诸侯国得到了推广,的确是军事训练上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第八,对各种战法的具体阐述。战国时代,各种新式的铁制兵器广泛投入使用,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有了很大变化,对各种战法的研究日益引起了兵学家们的重视。在这方面,《六韬》作了许多有价值的阐述,“其篇幅之大,分析之细,范围之广,在前人的兵书中是绝无仅有的”[13]。《六韬》分别叙述了野战、林战、火战、山地战、险隘战、渡水作战以及伏击战、突围战、攻坚战、运动战、奔袭战、歼灭战等多种战法,对作战中的各种队形、阵法也有较多论述,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九,对各兵种配合作战方法的总结。车、骑、步等兵种之间互相配合进行战斗,是战国军事行动的一大特色。对此,《吴子》、《孙膑兵法》等兵书都有论及,但均不及《六韬》深入具体。它指出:“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夺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12](《犬韬·战车》),三个兵种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各异,只有合理地加以使用,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作用。《六韬》中有《战车》、《战骑》和《战步》等篇专门研讨有关问题,总结出骑兵有“十胜九败”,车兵“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强调为将帅者要懂得趋利避害,对敌人的各种兵种如何应付,也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六韬》对诸兵种的配合作战多有具体论述,这些战法均具有很强的实战指导意义,当来源于长期的战争实践。可以说,《六韬》是现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步、车、骑兵作战的军事著作。 《六韬》在先秦和中国军事思想史上有其突出特点和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这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很好地加以总结和继承。 原文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1[M]. [3] 钟肇鹏。七略别录考[J].文献,1985,(3)。 [4] 班固。汉书·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 张烈。〈六韬〉的成书及内容[J].历史研究,1981,(3)。 [6]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7] 孙诒让。札迻:卷4. [8] 金德建。论淳于髡作〈王度记〉的渊源[A].太公所见书考[C]. [9] 宋会要辑稿:第114册[M]. [10] 朱镛。武经七书汇解·序[M]. [11] [美]凯德尔·史密斯。如何读〈六韬〉[A].孙子探胜--第三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精选[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12] 六韬[M]. [13] 吴如嵩。论〈六韬〉的军事思想[A].兵家史苑:第1辑[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