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顾颉刚疑古学浅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路新生 参加讨论

(3)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中曾经提到“书缺简脱”四个字,并谓汉武帝所下诏书亦曾以此四个字发感叹。顾先生则说:《史记·儒林传》中原无这四个字,刘歆“为要证明《六经》的不完全,不惜杜造了‘书缺简脱’一语增加进去。”(25)我们看《史记·儒林传》中的武帝诏书,的确无此四字。但《儒林传》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这里,太史公“《六艺》从此缺焉”之义甚明,与“书缺简脱”是同一事的两种说法。是故“书缺简脱”这四个字绝不是刘歆凭空杜造,刘歆的所说是符合太史公原意的。
    (4)《移让太常博士书》:“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顾先生驳刘歆“这一段话很不可信”,顾先生举了三条理由:“其一,《史记·鲁恭王世家》无坏孔宅壁得古文经事,司马迁是尊信《六艺》的,他也曾讲业齐鲁之都,使有此事,不应不载。其二,司马迁作《孔子世家》,云‘安国为今皇帝博士,……早卒。”那么,当他作《史记》时,安国已死了;司马迁且不及巫蛊之难,而谓孔安国能看见吗?其三,鲁共王死于武帝元朔元年(西元前一二八),到征和二年(前九一)巫蛊事起,已历三十六年了;汉武帝时很崇奖经学,如有此事发生,为什么要延迟到三十年后而始献上呢?”(26)
    今按,顾先生所举三条理由皆来自康有为,然皆疲软很难成立。
    其一,《鲁恭王世家》是太史公安排在《五宗世家》中的一篇。细绎《五宗世家》全篇,太史公之意,只是要写出原传主的风貌特色来,而并非想要写出太史公自己知道些什么。故与传主的风貌特色无关者,司马迁不必事无巨细,载之无遗。鲁恭王的所“好”在“治宫室园囿狗马”,在“季年好音,不喜辞辩”。《汉书》载其坏孔子宅,欲以为宫,正符合鲁恭王的所好与特色。孔壁出了几部古文,孔安国得到了,这在所“好”本在“治宫室园囿狗马”的鲁恭王眼中不过是小事一桩。若是鲁恭王对此事很在意,那倒是不符合鲁恭王的所好了。所以,司马迁不载,不足以说明班固就不可以载,更不能证明班固所载就是伪造。其二,关于《史记》所云孔安国早卒一事,顾先生以为此条是证明安国未得古文的“铁”的“内证”。但对于此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引用荀悦《汉纪·成帝纪》早已辩明:安国所得古文,并非安国亲献之,而为安国的后人所献。(27)荀悦,东汉史学大家,更与刘歆了无干系,《汉纪》亦为有关汉代重要史著,故荀悦所言必有所本。且再看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谓安国得古文于孔壁,当众言之凿凿。若是刘歆在这件事上敢于撒谎,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博士早已不放过他了。刘歆言之,博士听之而不辨,这正是证明安国得古文于孔壁一事必是真实之事的“铁证”。是故即使刘歆一时误记了献书年代,但因“基本事实”具在,故博士亦听之而不辨耳。其三,顾先生所举第三条,亦因阎若璩所辨安国后人献书一事而可释然不辨。
      注释:
    ①《先秦名学史》第9页《导论》。
    ②《无闻集》卷三,《曹氏家谱序》
    ③《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
    ④⑤⑥见《古史辨》第一册,第19、28、60页。
    ⑦《八十忆双亲》第167页。
    ⑧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
    ⑨⑩(11)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9、45、41页。
    (12)(13)(16)《古史辨》第一册《自序》第43、57、58页。
    (14)(15)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年第1期,第38页。
    (17)《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第一册,第106页。
    (18)见顾颉刚、童书业《夏史三论》,载《古史辨》第七册下。
    (19)(20)(21)《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第408、410、417页。
    (22)因限于篇幅,此问题在这里不能展开,当另作专文讨论。读者可参阅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谢德风译阿庇安《罗马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前)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版)“大祭司条”。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王以铸译,三联书店1957年版)。玛什金《古代罗马史》(俄文版)。
    (23)《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55页。
    (24)见谢维扬《至高的哲理--千古奇书<周易>》,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1页。
    (25)(26)《古史辨》第五册,第529、529-530页。
    (27)见《尚书古文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