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晋侯苏钟》 明确了以上两点,再来考释编钟刻铭,才可能有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 在我看来,铭文分为两个并不相干的部分。前一部分在第一钟及第二钟: 隹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或(国)南或。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各成周。二月既死霸壬寅,王往东。三月方(旁)死霸,王至于。 用月相定点来解说: 正月既生霸戊午:既生霸为十五,则正月甲辰朔。 二月既望癸卯:既望为十六,则二月戊子朔。 二月既死霸壬寅:既死霸为朔为初一,则二月壬寅朔, 排比历朔知: X月甲辰朔(小) X月癸酉朔(小) X月壬寅朔(大) X月壬申朔 也可以是: 正月甲辰朔(小) X月癸酉朔(大) X月癸卯朔(小) X月壬申朔 如果闰二月(西周观象授时,随时观察,随时置闰,无规律可言),必是 正月甲辰朔 二月癸酉朔 二月壬寅朔 这中间的“二月既望癸卯”确实是刻工的误刻,马承源先生用四分月相解说,也看出了刻工的必然之误。因为历朔的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错当在刻工而绝不可能是历日本身。 西周铜器铭文所铸历日产生错误并不少见,例如: 1.伯父盨:佳卅又三年八月既死辛卯。 按:“既死辛卯”,月相显误,可能是“既望辛卯”,也可能是“既死霸辛卯”,断为厉王器,当为“既生霸辛卯”方与厉王三十三年(前846年)天象相合:八月丁丑朔。十五辛卯。 2、大鼎:佳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亥。 按:“既霸丁亥”,月相误字。或为“既生霸”,或为“既死霸”,或为“既望。”吴其昌氏列懿王,补为“既生霸”;董作宾先生定孝王补为“既死霸”。大鼎合懿王十五年(前902年)天象,当是“既死霸”。 3、永盂:佳十又二年初吉丁卯。 按:据铭文内容,唐兰定为共王器。此器缺月。以共王年代实际天象考之,有共王十年(前942年)二月初吉丁卯。年月相错,其误可知。 4、蔡簋:佳元年既望丁亥。 按:郭沫若《大系》云:“未言何月,甚可异。”断为孝王元年(前928年)器,有“九月既望丁亥”(癸酉朔)。 5、休盘:佳廿年正月既望甲戌。 按:休盘定为懿王二十年器,勘合前897年天象:正月丁未朔。有十六既望壬戎。知铭文“甲戌”为“壬戌”之误。金文“甲”与“壬”,形近而讹。 以上铜器铭文是范铸而不是刻凿,尚有如此的讹误。人工刻凿,一人所为,其误在所难免。用历朔做标尺衡量,其误当一目了然。 《晋侯苏钟》前一部分铭文历日的顺次是清楚的: 正月甲辰朔,既生霸十五戊午; 二月癸酉朔;二月既望戊子; 后二月壬寅朔; 三月壬申朔,方(旁)死霸初二癸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