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论张居正大力裁革冗官及其失败的原因(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南炳文 参加讨论

第一,张居正大力推行裁革冗官活动时发生了一些失误,裁革了一些不应裁革的非冗官。如万历十一年正月恢复万历九年四月所裁的顺天、郧阳二巡抚时,建议者御史王国提出的理由为:“顺天迩邻北虏,郧阳叛乱之区,两镇抚臣必不可缺。”[5](卷132)治明史者都知道,顺天府是京师所在地,北距经常威胁明朝的蒙古势力极近,而郧阳地区界连湖广、河南、陕西与四川,山势连绵,是明代流民聚集之区,因而这两处实为明朝重点防御之地,王国的说法完全符合实际。由此看来,万历九年裁革顺天、郧阳二巡抚,不利于加强这两个地区的防御力量,这个裁革确实是个失误。又如万历十一年闰二月恢复万历九年正月所裁的南京兵部右侍郎时,奏请恢复者为南京兵部尚书潘季驯,他提出的理由是“枢务繁重”。[6](卷134)潘季驯所提理由也是符合实际的。首先,潘季驯对张居正没有私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由于张居正的推荐和支持,潘季驯在治水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时,潘季驯曾不顾反张风浪之险恶,挺身而出,要求万历帝“降特恩宥释”张居正年逾八旬的老母。[8](卷223《潘季驯传》)像潘季驯这样的人,不可能在裁设官员之事上,昧着良心,浪言妄说,以讨好反张者。其次,南京兵部确实是一个政务繁忙的衙门。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设内外守备节制南京诸卫所,后又设协同守备、参赞机务。陪都南京“以守备及参赞机务为要职”,[8](卷76,《职官》五)而“成化二十三年始奉敕谕”,专以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同内外守备官操练军马,抚恤人民,禁戢盗贼,振举庶务”,故南京兵部尚书之职“视(南京其他)五部为特重。”[8](卷76,《职官》四)南京兵部尚书任务繁重,作为其助手的侍郎自然不会轻松。南京兵部侍郎既然政务繁多,万历九年正月的裁革,显然也是误裁。
    第二,张居正裁革冗官时,对官吏的利益考虑太少。裁革冗官,有利于社会,但对官吏的利益是很大的损害。被裁者虽重新安排职务,但毕竟要候补一段时间。未被裁革者表面看来未受损害,而实则不然。被裁者原来的职位被废除了,使可供官吏们升迁的职位总数减少,但被裁者并未离开官僚队伍,这势必影响官吏人数与职位数量的比例,造成仕途的壅塞,从而影响未被裁革者职位升迁的机会。另外,裁革冗官后,所裁冗官原来负担的政务并于未裁职位,加重了未裁职位的任务,这对官吏的利益也是一种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官吏的不满情绪,以保证裁革冗官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事后不发生反复,张居正应该尽量采取措施为官吏谋取一些利益,作为裁革冗员中对官员利益损害的补偿。如裁革冗官时节省下来的柴薪银和直堂银等,可以只将一部分定为免向民间继续征收,其余一部分则继续征收,征收后用于提高官吏的俸禄,从而使官吏感到裁革冗官不仅仅对他们有坏处,也有好处。而张居正没有这样做。从史料看,张居正死后这场裁革冗官活动所裁冗官被纷纷恢复时,没有一个官吏加以阻止,叫停者惟有万历帝一人,所能看到的官吏活动只有纷纷建议恢复所裁各官。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非偶然。从历史事实看,万历帝最初并不反对裁革冗官,张居正裁革冗官一度得以实现,显然离不开他的支持。但后来万历帝由支持裁官变为恢复所裁冗官,使张居正裁革冗官活动最终失败。万历帝为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其考虑官吏们对这一活动的意见,当是根本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张居正大力推行裁革冗官活动时对官吏的利益考虑太少,不能不说是这场活动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
    原文参考文献:
    [1]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2]谈迁.国榷[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3]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4]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5]明神宗实录[Z].1941年梁鸿志影印江苏国学图书馆传抄本[6]明神宗实录[Z].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7]万历起居注[Z].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8]张廷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9]万历邸抄[Z].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